当前位置: 首页> 北京>

集团化办学, 能优质资源共享吗? 培养学生有何优势?

最近,北京科技大学附属中学、中国地质大学附属中学纳入清华附中教育集团,由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承办。这两年,北京各区成立的教育集团越来越多,很多家长和学生都希望更多地了解教育集团:上了集团校就会有好老师教吗?名校的优质资源如何共享?学校能给学生提供什么样的培养方式?

【问题一】教育集团是不是名校吞并普通校?

龙头校带动成员校优质发展

北京丰台二中校长 何石明

集团化办学是当前基础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即在教育行政部门主导下,由集团龙头校凭借资源和品牌等教育优势,合并或者优化发展较慢的学校,形成教育共同体,从而更好地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2017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改进管理模式,试行学区化管理,探索集团化办学。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关注与引领下,基础教育领域集团化办学模式深入实践,充分发挥名校优质教育资源对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引领促进作用,成为提升学校治理能力、优化师资配置、满足人民群众优质教育需求的重要途径。

教育集团有的是单独法人,也有的是多法人并存,其龙头校往往是一所知名学校,这所知名学校担负着带领若干普通学校发展的责任。集团内的成员校包括薄弱校、新办校、民办学校、农村学校等,这些成员校可能千差万别,有的是小区配套新建的学校,有的是办学条件相对不足的学校,有的是历史悠久却发展缓慢的学校,还有的是具有特色但生源不足的学校。而且,有些成员校办教学质量不高,自身发展潜力不足,需要借助外力,得以改变和发展。集团化办学就是希望通过名校与普通校的深度互动交流,实现集团内各个学校的良好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教育集团会在教育理念、学校管理、课程研发、教育评价等方面统一管理,以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而名校引领、机制改进和质量提升是激发集团化办学活力的关键要素。

不能否认,当前一些中小学教育集团存在盲目扩张、活力不足、规划落实不到位、决策制约不完善、管理系统不科学、激励手段单一、文化输出生硬等问题。系统有效推进集团化办学,需要因地制宜和科学设计,通过学校治理、师资队伍、课程资源、课堂教学、学校文化以及教育评价等机制改进把教育公平的政策价值转化为具体行动。成员校也不能被动接受“改编”,应当在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过程中创新机制,发挥自身优势,因地制宜满足当地百姓的需求,形成共建共生的态势。

总之,教育集团需要依据实际建立合作系统,以机制来保证成员校之间的协调和融合,更好地发挥集团龙头校引领作用和各成员校个性优势,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问题二】孩子上了集团校能有好老师教吗?

名校名师令更多学生受益

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校长 陈立华

当下,优质的教育资源成为家长们竞相追逐的目标,而名师作为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备受瞩目。那么,对于进入集团校的学生来说,他们能否真正受益于名师的教学呢?答案是肯定的。

作为龙头校,朝阳区实验小学教育教学特色显著:传承与发扬“马芯兰教学思想”,将小学一至六年级数学教材的知识结构打通,提炼出58节训练课,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托“青蓝工程”,建立导师带教、师徒结对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各个学科均有市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建立了骨干教师发展梯队,形成了具有“儒雅、恬淡、睿智、大气”的教师团队;学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细化为“朝实行为规范60条”,有机地融到一至六年级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中,获得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实施集团化办学后,朝阳区实验小学将这些特色扩大到整个集团,从最初向成员校输送优质师资,到如今激发成员校自身活力和潜力、实现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完成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过程。

应该说,朝阳区实验小学集团化办学的最大优势是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改变集团内的教育供给方式,促进了集团内的教师流动,进一步促进各校区的均衡发展。2016年9月,朝阳区实验小学启动了教师走校教学试点。随后,进一步扩大到三个校区,学科也从美术、综合实践两门扩展到综合实践、科学、音乐、美术4门。集团内的40名综合实践、科学、音乐、美术学科教师参加了走校教学。近几年,集团又在东坝校区进行了大规模尝试,综合实践学科教师在这个校区开设了《厨艺达人》《财商课程》《走进传统文化》等8门课程,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课,得到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同时,东坝校区学科教师一起教研,提高教学水平。教师走校教学是一种模式的创新,通过走校教学,校区的教师变成了集团的教师,实现了在集团内各校区打通使用教师资源,促进了教师流动,这样,各校区的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进一步促进了教育均衡。

此外,集团还依托双师课堂技术平台开展跨校区教研活动,信息技术手段大大提升了教研的效果。学科探索性地在多个校区开展同步教学活动,如美术学科,幸福校区与贵阳、会理、雄安地区连线,与当地校区美术教师共同授课,每位教师承担课程的一部分内容,学生根据不同地区的教师讲解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创作,不同地域的学生实现了资源共享和实时互动。2020年,朝阳区实验小学成为教育部科技司批准的《5G条件下的教学应用探索实践》项目中唯一一所小学,在朝阳区、北京市的数字化建设中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实践证明,在集团化办学过程中,龙头校为成员校提供的优质师资,令成员校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升,尤其是薄弱校缩小了与优质校之间的差距,更多孩子因此受益。

【问题三】集团的教育资源如何共享?

共同教研缩小学校差距

北京一零一中校长 熊永昌

推进“资源配置一体化”是教育集团发展的关键纽带。以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团为例,集团现有18个成员校,通过不断挖掘和整合集团内外资源,打通校际资源边界,实现了优质资源丰富供给、高效配置和集约利用。

在教学资源共享上,教育集团依托英才学院建构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课程,通过书院课程、大师引领、创新研究和科技英才计划等课程,在纵向贯通学段,横向打通校区,探索集团拔尖创新人才育人模式;建立立体多元化的集团校协同教学教研机制,定期召开教育集团教学质量分析会,通过对各个校区的数据分析、对比,发现各个校区的优势及亟待改进的方面;成立了学科备课中心组,由年级学科备课组长为具体学科负责人,推进各学科教学质量整体提升。就拿成员校——石油分校来说,四年来,一零一中选派特级、正高级教师到石油分校指导教研组、年级组建设,已带出了一批优秀的中青年教研组长和教学骨干。

在数字教育资源共享上,教育集团开展集团特色式的“1+1+N”智慧校园建设,科技赋能集团各成员校的发展,推动整体数字化教育水平的提高。集团大力构建“智慧校园”,建立以“数”为据,构筑线上线下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智慧教育场景。在多个校区通过“智慧校园”平台,建立了学生二维评价标准,通过精确“画像”实施精准教学,并按班级、学科分析知识图谱缺项,作为集团教学质量分析会的一项依据。此外,集团还充分利用线上平台开展多校区融合教研、在线互动评课。今年4月,“集团化背景下的‘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教育教学研讨会”召开,集团内小学、初中、 不同学段的思政教师和教研员、专家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针对不同学段特点、围绕“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开展集体备课展示,展现了集团学科备课的特色和优势。

在更多丰富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上,教育集团坚持多渠道、多维度地开发各类资源,搭建成长平台,助力学生获得全面且个性化的发展。集团每年定期开展书画艺术大会、中秋赏月主题活动等,通过邀请成员校学生来一零一中参加交流展示活动,或者将重大活动放在成员校举办、其他成员校共同参与等方式,扩大优质资源的辐射面,助力学生提升文化艺术、科技素养。今年3月,集团成立科学技术协会,邀请高校著名学者和专家担任指导专家,并授牌国家植物园、北京天文馆等九家单位为教育集团科学教育实践基地,为全集团师生提供广阔的科学学习空间和优质科学教育资源。紧随其后,集团在温泉校区成立了集团科协分会,聘请院士作为首席指导专家。在集团全力支持下,温泉校区成为海淀北部学区首个“科技馆之城”基地校,极大丰富了该校区的科学教育资源。

自集团化办学以来,一零一中的优质办学资源没有被稀释、削减,反而不断提升了集团品牌影响力和文化辐射力,各成员校也实现了个性化、特色化发展。像上地实验学校以总校英才学院为依托,同步参与多个书院课程与大师课程,聚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双榆树校区已由基础薄弱校蜕变成中关村学区优质教育资源校;矿大分校与总校建立游学机制、提升教学质量,荣获了“北京市中小学科技教育示范学校”;怀柔校区在总校资源倾斜下,对接国科大、挂牌“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中学”,成为北京市生态涵养区头部学校;大兴分校实现了地区优质生源大幅度回流,品牌效应逐步显现。

【问题四】教育集团在学生培养方面有什么优势?

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广的赛道

北京汇文中学校长 郭杰

集团化办学是国家为了满足人民群众从“有学上”转向“上好学”教育需求的重要举措,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北京汇文中学教育集团成立于2016年9月,共有10所成员校,覆盖了小、初、高基础教育的全学段。随着集团化建设的推进,这种配置在学生培养方面逐渐显现出优势。

首先,集团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构建起了一体化与贯通式相融合的立体型集团化育人模式。教育集团在龙头校引领下,内部成员校之间已经实现了理念融合、资源共享,形成了一个更加统一、协调和高效的教育共同体,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对教育均衡化的发展起到直接的促进作用。同时,长链条贯通培养得以有效推进,特别是随着政策的完善,贯通培养的堵点逐渐疏通,而长链条贯通培养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的作用更是毋庸置疑的。

其次,师资的集团化整合,是教师队伍质量不断提升的重要保障。教育集团通过管理干部、骨干教师交流轮岗、以强带弱的方式促成各成员校师资的优质均衡,教育理念与学校文化与本校保持一致。集团内学校覆盖多个学段,不少学科教师能够获得从初一到高三完整知识体系的执教过程,促进了核心知识、能力、素养的认识和提升,这些经验令更多学生受益。

第三,课程和活动的一体化建设是教育集团整体提升教育质量的保证。集团各成员校学生可以通过集团内的跨校课程平台和网络教学平台实现优质课程资源共享。目前,汇文中学教育集团校立足学生的成长需要,构建了“全·人”课程体系。具体到各学科,目前教育集团已开设了“立足阅读的语文课程群”“初高贯通的校本数学竞赛课程”“基于实验的小初高贯通化学课程”“培养科学素养的小初物理衔接课程”“立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科创课程”等共计14门贯通课程,有利于学生的结构化学习和深度化探究。与此同时,集团不断推进长链条贯通培养的深入实施,开展以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为目标的培养模式改革实验。突破常规的教学模式、学习模式和学段界限,构建适合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新型培养模式,育人成果不断显现。

以集团为单位展开的各类学科竞赛、科创展示、文艺汇演、体育竞技等活动为各成员校之间的交流搭建了桥梁,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更广的赛道,也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特别是依托汇文校史的红色基因系列展览在各成员校巡回展出,把思想政治教育深深扎根在每个成员校学生的心里。

如今,汇文中学教育集团的育人模式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不仅中高考成绩一直稳居东城区前列,还有优秀学生在国家级、市级学科奥林匹克竞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艺术体育竞赛中获得殊荣,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思考与建议】

教育集团“以强带弱”应构建长效机制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李孔珍

中小学集团化办学是一种以优质校带动普通校或新建校共同发展的办学模式,是我国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追求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多年来,集团化办学形成了不同学校之间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局面,增加了优质学位,使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上比较满意的学校,提高了老百姓的获得感。这源于集团化办学的诸多优势。

集团在内部管理上形成了优质校带动普通校的运行机制,不少优质校派遣干部到成员校担任校长和中层领导职务,通过定期的集团行政会请派遣干部交流经验,进行问题探讨,取长补短,共同为集团的协作发展出谋划策。集团在教师专业发展上也采取了诸多卓有成效的举措,有的集团总校为新建校新聘教师提供了跟岗学习和多元化的培训机会,有的实行学科组集体备课、集体教研制度,有的积极构建名师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师徒制等教师共同体,有针对性地为集团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提供了成长机会。在学生培养上,集团通过采取多元化举措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例如设置了专门的学生发展中心、学生工作研发中心等学生发展机构,形成了由任课教师、家长、志愿者和社会其他辅助者等共同参与的学生成长共同体,构建了独特的课程体系,探索了跨校、跨学段、跨学科的科技、人文、艺术、体育等社团活动,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然而,在集团化办学的推进过程中,并没有完全相同和现成的道路可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境,因此家长们也存在诸多担心,例如一所优质学校在不增加编制、出色完成本校任务的前提下,能有多大比例的优质师资被派往成员校?总校的优质资源会不会稀释?一些普通学校纳入了教育集团后改换了学校名称,是不是只是“贴牌”?面对疑虑,未来应该如何继续前行才能不负众望?亟须总结和再思考。

第一,需要合理确定集团发展规模,动态发展。随着愈来愈多的普通学校纳入教育集团,有的集团成员校甚至多达几十所,出现过度追求集团化办学覆盖率的现象。事实上,集团化办学中优质教育资源总量有限,总校超负荷运行,整个教育集团的办学质量也会受到严峻挑战。为避免集团规模“野蛮生长”,应根据实际情况找准集团规模边界,规定成员校纳入数量上限,保证整体办学质量。

第二,建立集团化办学评价体系,进行有针对性的跟踪评价。评价起着指挥棒作用,基于评价的激励机制关系到教育集团的内生动力。目前,我国集团化办学评价体系尚不健全,相应的跟踪评价也有限,未来应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与优质均衡发展目标一致的教育集团评价体系,定期跟踪评估监测,同时实施与评价结果密切相关的激励制度,激发集团办学活力。

第三,破解同质化难题,尊重各成员校的办学传统和特色。集团在“以强带弱”的过程中,总校的办学理念、管理制度、教育教学模式不能简单复制到成员校,应因地制宜,坚持和而不同的办学理念,找准成员校改进的突破口,有的放矢地带动成员校共同发展。

第四,排除“重形式、轻效果”和“虎头蛇尾”的倾向,构建长效机制。集团应做好长期和阶段性计划安排,对成员校进行持续指导,对集团内干部教师行动效果提出明确要求,定期、不定期进行效果跟踪监测,并与激励措施紧密结合,提供制度保障。

供图:视觉中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