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北京>

北京日报评论: 香港教育拨乱反正的坚实一步

继香港通识教材改版,删“毒”焕新后,近日媒体发现,几家出版社送审的新版历史教科书也开始“拨乱反正”。特别是针对鸦片战争的背景描述,新版教材作出了较大修改,强化了“中国立场”,不再为侵略“洗白”。

香港教育问题重重,教材失管现象更一直为有识之士抨击。以“鸦片战争”为例,这本是中国近代黑暗屈辱史的开端,是每个中国人心底的民族伤痛。然而面对这场彻头彻尾的侵略战争,面对英方罄竹难书的历史罪行,大量“毒教材”却只字不提鸦片毒祸,刻意美化侵略暴行,甚至颠倒黑白,污蔑林则徐“轻率禁烟酿成战争”,更有教材荒诞设问,“如果中国开放贸易能否避免战争?”有家长痛陈,这不是教材,而是“反对派的宣传品”。教材公然“播毒”,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

“毒教材”背后,既有缺乏标准导致是非不分、良莠不齐的问题,更有“揽炒派”从中作梗,教协煽风点火,一些部门纵容迁就。君不见,“黄师”“毒师”比比皆是,将三尺讲台变为政治秀场;校园管理,校方自居“中立”、养痈贻患,学生团体堕落为“播毒”主力;命题判卷,害群之马崇洋媚外、数典忘祖,大肆污名化国家意识、妖魔化家国情怀……在“无政府”“无民族”“无国家”教育内容的荼毒下,香港许多年轻人对中华文化知之甚少,对西方文化如数家珍,对殖民时代充满幻想,潜移默化中被打上了“港独”的“思想钢印”。“修例风波”中,未成年人犯罪率飙升,更让整个香港社会看到教育去“毒”、猛药去疴的迫切需要。

教育是构建未来的事业,具有鲜明的主权属性,放眼世界,没有任何一国政府可以容忍“分离主义”盘踞课堂、随意散播,这也是事关大是大非的根本问题。去年以来,随着香港国安法落地施行,“港独”势力的政治黑手一一被斩断,为教育改革铺平了道路。近一年来,以戴耀廷为代表的一批“毒师”被收押,师德师风开始重新树立;多次被质疑纵容“毒教材”的个别中学,也开始公开劝阻学生参加违法活动;备受诟病的通识科教育,顺利改名为“公民与社会发展科”,以明确课纲压缩教师政治表演的空间……在越来越多的香港校园里,国歌嘹亮响起、国旗傲然挺立,这些让人欣慰的变化,都是香港教育“去殖民化”的坚实脚步。

改变,只是第一步,推动香港教育走向正轨,还需付诸更大决心,采取更有力行动。正如有人所担忧的,必须加强对全港教师的培训和监管,以防改革到学校、教师执行层面变了形、走了样。以教育改革为突破口,对香港的影视节目、图书出版、新闻媒体等社会文化领域,来一番起底,从源头上去除“港独”思想滋生的土壤,在全社会树立起爱国爱港的自觉,正当其时。当然,万事都难一蹴而就,除弊去垢也非一日之功,对社会氛围中的余毒,一点点挤、一个个排,香港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二次回归”。

教育不容玷污,校园不容玷污,学生不容玷污。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果断出手、系统施治,才能还香港教育一方净土,护佑青少年健康成长。

来源 北京日报

作者 鲍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