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现代化”意味着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历史过程,而中国式现代化显示出传统和现代之间复杂而紧密的联系,这就要求从长时段的历史角度考察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广东教育底蕴深厚,长期以来是华南地区的教育中心。长时段的教育发展史表明,广东多措并举推进教育现代化,已取得显著成就。
汇聚多方力量推进教育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必须有可靠的推动力量才能实现。广东教育现代化的推进,主要是依靠党和政府的强力领导和企业家、华侨等民间力量的大力支持。
首先,党和政府的强力领导。无能的晚清和民国政府无法领导广东教育走向现代化。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奋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我国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此过程中,中央政府和广东各级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领导广东教育改革创新,并给广东教育事业配置了大量资源,使广东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历史性巨变。
其次,企业家和华侨等民间力量的大力支持。近代以来,广东民间力量给教育投入了不少资源支持。素有爱国爱乡传统的广东侨胞也热衷赞助家乡教育事业。新中国成立后,当家作主的广东人民群众大力支持当地教育事业。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经济活力的释放,促使广东本地企业家、粤籍侨胞等在内的各种民间力量给广东教育投入大量资源赞助和支持。总之,对于广东教育现代化来说,民间力量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
优化教育体系推进教育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教育体系的现代化。广东教育体系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在于继承和完善近代教育体系,推广和借鉴革命根据地创造的教育体系,以及改革创新现代教育体系。
首先,继承和完善近代教育体系。广东古代的教育体系,分为官学和私学,教育内容以儒家经籍为主。晚清民国以降,认可现代文明的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在广东初步建立起了涵盖幼儿、小学、中学、师范和的现代教育体系。其中,以广州市立第一幼稚园(今广州市越秀区中六幼儿园的前身)、培正书塾(今广州越秀培正小学的前身)、广东省立勷勤大学附属中学、国立中山大学(今中山大学的前身)、广东省立第一职业学校(今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等校之教育较具代表性。新中国成立后,广东地区继承和完善近代教育体系,逐步形成高质量的教育体系。
其次,推广和借鉴革命根据地创造的教育体系。中国共产党在各个时期建立的革命根据地,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开办各种训练班和学校,努力提高根据地工农群众的文化素质,建立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革命理想教育为特色的教育体系。新中国成立初期,广东地区大力推广和借鉴革命根据地创造的教育体系,逐步形成全日制教育、业余教育、半工(农)半读教育共同发展的、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如今的广东教育体系,就是以此为基础而不断完善的。
最后,改革创新现代教育体系。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各级各类学校积极推进教育体系的改革创新,努力使不同性格禀赋、不同素质潜力、不同兴趣特长的学生都能接受到符合自己成长需要的教育。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广东教育现代化建设加速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深化,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教育体系。
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推进教育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在根本上是人的现代化。具体而言,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推进广东教育现代化,包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推进师资队伍的现代化,以及推动学生群体的现代化。
首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晚清民国时期,广东地区和全国绝大多数地区一样,学生人数很少,文盲数量极多。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告别社会精英垄断教育的时代,工农家庭子女也逐渐在广东各级各类学校占据相当比重。新时代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公平,逐步畅通广东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子纵向流动的渠道。近年来,“华附联盟”教育集团等单位还通过“集团化办学”促进区域教育事业均衡优质发展,努力为广东各地民众打造“家门口的新优质学校”。
其次,推进师资队伍的现代化。晚清民国时期,“教师地位甚低,禄入又微”。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当时广东教育的发展和教师队伍的稳定。如今,经过新中国70多年来的教育建设,广东教师队伍的综合实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新时代以来,广东“强师工程”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实施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打造人才蓄水池,教师队伍人才总量、结构和高层次人才数量都实现历史性突破,为广东教育现代化和建设教育强省提供有力支撑。
最后,推动学生群体的现代化。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把提高学生的素质作为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要任务。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广东各级各类学校努力提高学生的升学成绩,取得显著成效;另一方面,党和政府领导广东各级各类学校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新时代以来,广东各级各类学校高度重视“强国一代”的培养,扎实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有效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作者系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南方医科大学研究基地研究员)
文|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