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广东>

特写|当校长请你吃午餐

夏天来了,深圳大学校园里的荔枝又一年熟透。满校荔枝飘香,这也是该校被称为“荔园”的主要原因。

近段时间,免费的荔枝被陆续送上餐桌,学生们在喜悦之余,毕业将至的伤感也伴着倒计时而来。

即将离校奔赴社会,还有哪些未竟的心愿?护理学专业的毕业生范伟超的答案是,想和校长在一起吃顿饭。

日前,范伟超果然坐到了校长的餐桌前,一起共进午餐——时隔四年光景,他再次被选中,作为学生代表参加了校长午餐会。

这是范伟超四年大学时光里第二次在午餐会上和校长一起吃饭。但对于深圳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李清泉而言,请学生们吃午餐这件事,坚持了八年。

深圳大学连续八年举办的校长午餐会,除了寒暑假之外,几乎是固定的每月一场,每一次李清泉都会亲自出席。他会偕副校长和职能部门负责人一起,请学生代表吃一顿午饭,听学生们说说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给学校提提意见,并且现场回复解决方案。

如果你报了名,并且从众多的报名者中有幸“摇号中签”,但却没什么问题要反映,没关系,你还有精致丰富的午餐可以免费享用,可以和一同前来的同学来场social。结束后,还能和校长亲密合影,如果有喜欢的造型,也可以拉上校长一起凹起来。

这八年间在午餐会上请过多少名学生吃饭,李清泉已经记不清了,但这些学生们所提的那些或宏大或细小、或辛辣或古灵精怪的问题,他历历在目。

“八年里,午餐会上的学生从90后、95后、到00后,他们看待世界的角度,提出问题的方式,面对学习与生活的态度,都在变。”李清泉对澎湃新闻记者说,这对于教育者、治校者来说,是很重要的启示与思考,“深圳大学还很年轻,学校发展之中的革新与实践,有很多都是从这个午餐会的餐桌上迸发而来的。”

最近的这次午餐会,体育学专业研二学生王佳慧是带着三个目的来参加的。

“我这次来有三个目的,一是见见泉哥,二是向校领导反映一下我的诉求,三是看看校长请的午饭都有什么菜。”开餐前,王佳慧爽朗发言,引得在场师生一片欢笑。

她称李清泉为泉哥,“他是网红校长,也是权威学者,我和同学们很喜欢他,都想看看私下里的他什么样子。”她想了想,又对澎湃新闻补充,“要是又能免费吃校长一顿,又能解决我的诉求,那就更好了。”

这次的午餐会在深圳大学丽湖校区的一个学生活动空间里举行,一张长条桌边,李清泉和其他校领导,以及职能部门负责人一行坐在一侧,共5人。学生们坐在对面,大约有20名。桌子不宽,距离很近。

挨个进行了简单自我介绍,午饭就上来了。餐品是由后勤部门工作人员端上来的,分餐制,每人一个餐盘。四菜一汤:蒜香小排、青笋虾仁、白灼菜心、煎鱼、花旗参炖鸡汤,同时还搭配了水果和饮品。

“真的免费吗?”“不够吃还能添吗?”有学生问道。

李校长连连点头,“我请,管够。”他还示意同学们,不用拘束,边吃边聊,随时发言。

王佳慧早已迫不及待了,她第一个抢麦发言——“为了参加这场午餐会,我连夜做了份提案。”

她把提案做成了PPT,复印了几份,分发给对面的李清泉和其他老师。彩打,18页,题为《关于开设减脂餐窗口 提升学生生活质量 助力全民健康的提案》,里面既详细阐述了提案背景,又罗列了她近日专门展开的专题调研结果与分析,还附上了参考文献。

“200多名同学参与了问卷调查,我是代表群众来吃饭的。”王佳慧看向对面正在夹菜的李清泉,“今天校长请我们吃的这份午餐,就很符合中国人膳食标准,但是如果学校能在食堂增设一个固定的减脂餐窗口,推出膳食餐菜品,定价20元以下,那就更完美了。”

看着手中的这么一份提案,身为全国人大代表的李清泉也连连称赞:“准备很充分,分析很详实。”

“减脂餐这个词,我还真是第一次听说,但听起来很高大上。”他现场回应,“以目前的情况来看,短时间内还安排不上,但我一定会记得这个事的,条件充足的时候会适时推出的。”

随后又有同学接话,也是关于吃,“学校为了方便我们生活,在宿舍公共服务区设置了冰箱和微波炉,但是我经常遇到自己的食物被别人误拿的问题,校长能不能解决一下。”

李清泉想了想,回应道,“这个问题,反映的是诚信与自觉意识的重要性,学校一直在倡导,整个社会也在提倡诚信之风。”不过,他笑了笑接着说,“有的可能是被误拿了,有的可能是觉得看起来太好吃,忍不住给吃掉了……”

餐桌上再次笑成一片。

深圳大学校长午餐会上的餐品。抛开舌尖上的问题,心理学专业的博士生张火垠则更关心同学们的内心世界。她注意到,同学们对心理咨询有一种刻板印象,认为做了心理咨询就代表心理有问题,会遭到歧视,对此,学校需要加强宣传,给大家更多的正确引导,另外,也希望学校对心理学学科建设加大力度。

李清泉听后非常认可,当场提出,从今年9月的秋季学期开始,学校所有本科生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必修课,导师也要把学生的心理健康观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项。

即将毕业的范伟超,其实并没有提问的打算。他说,他只想和校长一起再吃一顿饭。

四年前,大一刚入学,范伟超就听说,参加校长午餐会可以直接向校长反映问题,他就报名了。报名了几次之后,他终于被选中了。

当时他提出了丽湖校区校园人文景观建设的建议。“李校长当时就告诉我,这些问题已经在解决了,很快就会看到效果。”果然,没过多久,教学楼前面就有了景观石,绿化也逐渐茂密,湖边还增添了休闲设施,后来还有了音乐剧场。

这一次,范伟超又报名,幸运的是,仅申请一次就“中签”了。“想在离开学校之前,再近距离看看校长,也算是给自己的大学时光留下首尾呼应的纪念。”

餐桌之外

由于餐桌上的很多学生都想抓住机会和校长聊聊,这场午餐会进行了1小时40分钟才结束。

被选中参加这次午餐会的学生,有博士生,有硕士生,有大四毕业生,也有大一新生,他们都是在校园网站上看到校长午餐会的举办通知后提交申请报名,经过筛选被选中的。

“每次选20人,但同学们报名都挺踊跃,最多的时候200多人报名。”主要负责校长午餐会筹办工作的校办负责人廖江海说,“中签”只有一个标准,就是学生要来自“基层”,也就是说,尽量不选择学生干部,“校长午餐会就是为了给普通的同学更多与校长交流、参与学校建设、发出自己声音的机会。”

这也是深圳大学于2013年3月首次开办校长午餐会的初衷。

彼时,出任深圳大学校长刚半年的李清泉提出,作为校长,应该用更加近距离的方式与学生沟通,要和更多普通学生面对面,于是便有了筹办校长午餐会的构思。

“我作为外校来的校长,2012年刚到深大时,对学校是不了解的,如果从下至上层层传递的信息,传达到我这里时,我所看到的可能就不是最初的、最真实的。”李清泉觉得,作为一校之长,工作事务非常多,真正能与学生交流的机会很少,所以,校长午餐会对于普通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他们既不是学生干部,也不是学霸,他们没有别的平台和校长见面聊天,所以校长午餐会这个平台是对他们的公平。”他说。

当时也正值深圳“禁摩”工作在全市铺开,为了配合市里的工作要求,同时也为了维护校园安全与秩序,深圳大学也开始了校园“禁摩”工作。而这也遭到了一些学生的反对,认为“禁摩”后会导致上课及活动路程时间拉长影响学习生活效率,不少学生给校长信箱写信,要求学校给出解决方案。

于是李清泉决定,亲自与学生代表沟通。深圳大学校长午餐会制度就此开启。

当时的校办主任戴纪锋还记得第一场校长午餐会的场景,“我们很紧张,怕学生发言过于刁钻,让校长下不来台。”但真正开始后却发现,其实学生更紧张,多数人都很拘谨,甚至当麦克风转过来的时候无话可说。

后来,随着校长午餐会成为一种常态化制度,学生们对此逐渐了解并熟悉,冷场便很少发生了。“场面变得轻松起来,交流越来越多,不再只是单向表达了。”戴纪锋说。

也正是在最初的几次午餐会上,李清泉在倾听了学生们的意见后,积极协调各相关职能部门,迅速形成并实施了“禁摩”后的解决方案——荔园小巴就此诞生,学生们上课及活动时,都可随时乘坐。“禁摩”风波就此妥善平息。

在之后的这些年间,深圳大学的建设与发展也在不断扩大并革新,这其中,学生们在午餐会上提出的意见,也带给治校者们很多思路与启示。

比如学校早前的热水供应问题,由于各个供水服务站的设施不同,导致热水供应量和温度不均衡,几次校长午餐会上,连续有学生提出。为此,学校决定,所有的热水供应都通过电热输送。

还有校园网络问题。多位学生在校长午餐会上告诉李清泉,宿舍一到晚上就网速很慢。随后,学校就采用了校园通信网络市场化政策,引入多家通信公司提供服务,由学生个人选择,可以购买供应商,也可以用校园网。

此外还有宿舍用电问题。此前深圳大学的宿舍是全天不断电的,结果到了凌晨之后,一些宿舍喧哗热闹。午餐会上,有学生提出提前断电的需求,但也有学生提出,需要夜间用电做毕业设计。随后,学校经过商量,选择了断电,并将断电时间确定为夜里12点。

“如果一个问题,不断有人提及,那就是需要我们高度重视。”李清泉说。

李清泉在午餐会上现场回应学生反映的问题。而这也是对于学校各个职能部门的服务能力、行动速度、管理理念的更高挑战。

后勤部就是承担最多挑战的部门之一。在八年的午餐会中,几乎每次会上都有学生提出与吃有关的意见。

“学生们的生长年代变迁,个性化需求开始多了起来。每天全校有10万人次在食堂用餐,众口难调。”深圳大学后勤保障部副主任林丹凤举例说,比如,有人要吃东北菜,还有人要吃大馒头,于是食堂有了东北菜窗口,后来还专门购入了馒头制作设备。

林丹凤说,“原本我们对于学生事务更多是出于管理的角度出发,现在,理念转变成了从管理到服务,从服务到精益求精。比如我们去年专门成立了后勤服务事务中心,学生提出的所有与后勤有关的意见,都可以一站式解决。而这都是在午餐会上得到的触动。”

“学生感觉重要的事,才是最重要的事,而不是部门自己感觉好。实际上,一些问题的发生,就是因为问题日积月累、沟通不畅。”李清泉告诉澎湃新闻,正是校长午餐会带给治校者与学生们的双向交流,让学生提出的问题得到了及时的沟通与响应,学生对学校的认可度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增强,才会更自觉地维护学校、宣传学校。

90后,95后,00后

刘宗璋是在2015年从深圳大学毕业的。2013年,他大二,3月29日那天,他被选中成为第一次校长午餐会的学生代表,坐在了校长的餐桌前。

那是他第一次这么近的距离见到李清泉。“我们一起在学校食堂三楼,他坐在大家中间,穿着一件淡蓝色的衬衫,每个同学发言时,他都会很专注地笑着看对方。”

刘宗璋还记得当时的菜——蒜蓉西兰花炒得很香脆,香菇炖鸡很入味。

“当时大家都在说生活的琐事,有提出‘禁摩’之后怎么上课的,有提出食堂做菜太咸的,还有说打饭阿姨态度不好的。”他说。

经过这八年的校长午餐会,餐桌上的学生们从90后、95后到00后,李清泉也明显感受到,不同年代的学生,看待世界的角度、提出问题的方式面对学习与生活的态度,都在变化。“我刚来时,学生基本都是90后,他们之中,有不少学生提问的角度和说话语气都比较犀利,维权的意识非常强。甚至有的学生习惯站在学校的对立面,称学校为‘校方’,将自己与学校割裂开来。”

但也正是这样直率的表达,让李清泉认识到,治校者与学生们的交流不够,对学生的关心需要进一步加强,学校的建设发展的确存在不足之处。“他们促使我们更坚定地改进工作,而每一步变化,他们都看在眼里,在随后的午餐会上,明显能感觉到学生们对学校的关爱更深了,也更愿意与学校站在一起。”

随着学校的不断完善,95后们在午餐会上的表达,就更多元起来。从最初的小事情,到对学校发展的侧重,“他们对学校的认可度明显提高了,角色定位也发生了变化,更喜欢将学校视为自己的同体。”

而到了现在的00后们,关注点延伸得更长,除了学生自己权益,他们更关注学校的发展和个人未来,校长午餐会上,00后学生们对于就业创业,对于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关切,对于扩大外省招生规模的关切,逐渐多了起来,提问方式也更加古灵精怪。

今年临床医学专业的大一新生骆丽君在最近一次午餐会上的发言,就让李清泉印象深刻。她身在理科专业较多的丽湖校区,“我们把丽湖校区叫作丽湖 。学校的建设很像青年公寓,校园小巴也就那么两辆。我 就已经进校刷脸了,但这边还在刷卡,很复古。而且走在食堂,在粤海校区(主校区)几步就能看见一对情侣,可是我们这边都是solo……”

这番发言让李清泉忍俊不禁。他解释,校园的科技化升级建设工作正在推进之中,对于男女比例问题,“下学期就好了,丽湖校区会过来很多文科专业,到时候女生就多了,南科大的理工男到时候也会往这边跑了。”

李清泉说,00后的学生们信息更加多元化,对事情的判断也更加全面,表达方式平和可爱,但实际上诉求也在升级,对于治校者来说,需要更深入地交流与关注。

李清泉接受澎湃新闻记者专访。回看校长午餐会这八年,李清泉从未缺席。他向澎湃新闻坦言,作为一校之长,至少要有一个渠道和学生直接交流,“如果长期不和学生直接交流,只通过传递的信息,我心里也会发慌,觉得不知道学生在做什么想什么需要什么。”

“其实每个月度举办一次,这并不多,只要条件允许就必须要坚持。”他认为,学校不断发展,学生不断更新,就会不断发现新的问题。

对于午餐会上的自己,李清泉觉得,他首先是老师,其次是管理者,总归,是用心的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