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之下,校外教培机构遭受重创,教育公平和教育均等化再次得到证实,出于“一碗水”端平的初衷,双减“触手”也将伸向民办学校。
民办学校高价收费一直让家长叫苦不迭,但是迫于学业压力,很多家长也只能默默承受,针对这种现象,相关部门已经出手整治,“名校办民校”的黄昏或将到来。
衡水中学和衡水一中傻傻分不清,“名校办民校”的黄昏或将到来
说起“名校办民校”的典型例子,最先想到的便是衡水中学和衡水一中,其实很多人对于二者傻傻分不清,甚至将其混为一谈。然而它们并不是同一所学校,二者更是天差地别。
衡水中学是一所公办学校,建立于1951年,不仅是衡水市的重点中学,也是全国知名顶尖 ,也就是我们熟知的那所“叱咤风云”的衡中。
而衡水一中仅仅是一所民办学校,由衡水中学和社会资源合办,说白了就是顶着“衡中”光环建立的私立学校,它便是“名校办民校”的最佳案例。
在双减出台后,校外辅导机构应声倒下,有人建议也该管理一下民办学校,整治不良学风,它们也是蚕食教育公平的存在。
为此,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整改民办学校,其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公参民”学校将陆续转为公立学校,这让不少家长拍手称赞。
“公参民转公”便涉及到一大批名校创办的民办学校,它们通过复制名校名称来吸引生源,然而却存在不规范管理的弊端,有“挂羊头卖狗肉”之嫌。
金安中学曾经因为跨省市招收复读生而被当地教育部门整改,而它就是著名中学——毛坦厂中学的民办学校。当时毛坦厂中学还在自己官网为其公布招生信息,在舆论风暴下,才紧急撤回。
可见,名校和自己创立的民办中学存在着各种“藕断丝连”的关系,而这样的民办中学或多或少存在“掐尖录取”现象,他们凭借名校旗号强行让自己的“高价收费”合理化。
随着整改政策的逐步落实,不少“公参民”学校将转为公办学校,这就意味着它们将不再收取高昂的学科费用,也不能存在胡乱收费、掐尖录取的行为,一切都要按照公办学校的规定来。
以山西为例,目前太原已经有9所学校宣布“转公”,按照公立学校收费,这就意味着未来“名校办民校”即将迎来黄昏,这种现象也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名校办民校”为何会迎来黄昏?主要还是为了维护教育公平,减少负面问题。
原来“办民校”被视为名校扩大优质资源的“秘方”,很多名校中学纷纷设立自己旗下的私立学校,然而随着这种办学模式扩大,其中的弊端也日渐显现。
民办学校“稀释”了名校的品牌资源,恶性竞争导致教育焦虑加剧,有些民办学校甚至成为“炒房”的助推手,扰乱教育秩序,反而不利于教育公平。
可见,名校创办的民校存在沉疴痼疾,需要及时清除,也难怪会成为双减的整改对象,这也并不稀奇。
写在最后:
“名校办民校”存在一定的弊端,就连衡水中学和毛坦厂中学都难逃“真香定律”,倒逼相关部门加大整改力度,督促其实现“民转公”。
这不仅为家长减轻经济负担,同样也是为了维护教育市场的稳定,保证教育公平。只是不知道,黄昏将至,名校又将如何应对,它们将何去何从?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