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一个家长群里,看到了他们分享的一篇文章。名字是《为什么我坚决反对外地学子去衡水读初中》。从文章中应该看得出出自一个曾经衡水毕业的作者之手。
文中表达了他只赞成个别特殊情况到衡水上初中。但是殊不知无论在哪个方面写的多么好,叙述的多么真实,针砭的多么痛彻,也只能让了解衡水教育的人一笑,甚至有可能误人子弟。
为何?开篇第一句,“为了更容易上衡水中学,外地学子有必要去衡水读初中吗?”但是哪个外地家庭让孩子去衡水读初中是为了上衡水中学,大家的目标都是6年以后的高考。
现今社会虽然大学教育的覆盖率在10%左右,收入要普遍高于初中、 、职业学校毕业的人群。而这几年基本上按照河北省的高考状态,除了石家庄地区的几所中学还有所成绩外,衡水系的院校基本是一枝独秀。
为什么家长想让孩子去衡水中学读书,归根结底还不是衡中的100%一本率。为什么想让孩子去衡水读初中还不是想让孩子能顺利升入衡水系的 。
要知道,目前随着衡水教育口子的缩紧,想直接初中毕业就在衡水上 的话,难上加难,除非有自信在当地能做到前10名拔尖的学生(不是校前10,而是在当地,比如县里前10名)。否则真正凭中考成绩考上衡水的 要比衡水地区上初中的孩子要难。
为什么?录取分数要高,只能走统招和自主招生。统招衡中200个名额打散到全省、全国一个地区还能分上几个,而且早有内部人坦言,这统招的200个名额根本不是因为分数调配。而自主招生的名额在学校手中,具体录取分数要比衡水的初中b类生中考成绩起码高出10-15分。本来河北现在其他地市的教学质量就不如衡水地区,孩子考高分相当艰难。说白来了,除非这个家庭自认自己孩子就是那个尖儿,否则基本没有中考后到衡水就读 的可能。
而近些年教育集团化的趋势尤其明显,教育资金、教育人才、师资都在向已经形成规模的衡系教育集团流动。说白了,不进衡系,可能日子过得要轻松,但是在高考时候就被衡系全面碾压了。如果家长有心,可以问问周围的人,10年前、20年前,本地的 是不是还能零星有人升入清华北大,而近10年,清北的名额基本都被衡系和石家庄的几所名校所占据,偶尔其他地市出个几个,比例也微乎其微。县级 基本已经不再出清北的学生,甚至出个211的孩子就欢天喜地、敲锣打鼓了。回顾二十年前,根本情况就不是这样子,每个县的好 都有不少人才能进211、985。
问题就是现阶段,教育集团化,衡水系的教育集团已经把那些优秀教师都挖到了衡水系,就连石家庄的很多学校也变成了衡系,比如这几年比较好的精英中学,出成绩也是换了原衡中校长李金池之后。
背井离乡、骨肉分离,如果只盯着眼前,那么这些把孩子送到衡水上初中的家庭都是傻子么?情感上的缺失和高昂的学费,为的还不是6年后能给孩子搏一个未来。
当然衡水教育的弊端,那文章描述的,笔者是赞同的,阅读量少、眼界窄,确实是为了片面追求中考高考成绩造成。但是,高考是摆在人生中更重要的难关。因为一片绿叶,放弃了整片森林,难道不可惜。
甚至有人曾提出,高考在目前中国就像第二次投胎那么重要。放弃了高考,追求一个自由的人生,对于亿万普通家庭来说,不仅仅需要无比的勇气,还需要海量的金钱才能实现。
个人建议,目前,有条件还是去衡水上初中吧,也许孩子熬过来6年就是光明大道,如果仅仅盯着眼前,6年后也许给孩子打开的就是深渊大门。
图源网络侵删
原创不易
点赞+关注+收藏+转发是对作者最好的鼓励,新人创作不易谢谢+个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