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湖南> 就业

湖南一小学教师因行为不慎被严肃处理, 但是网友却纷纷为他鸣不平

教师只要违反师德师风,被处理是理所当然的,你必须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而近年来,因为总有一些教师做出有违师德师风的行为而被处理得不少。你明知道红线不可触碰,还要硬往上撞,不处罚你处理谁。

但是,最近,有一位湖南的小学教师被处理了,许多人都为他鸣不平,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5月17日,湖南湘西的一所小学,学校进行了一场募捐活动。一年级班主任谢老师因为班里的学生捐款的人不多,他很是生气,就在讲台上说了几句话,并且让没有捐款的学生站到讲台上,拍了一张照片,发到了家长群里。谢老师的用意很清楚,那就是希望家长支持募捐活动,能在当天完成任务。

这件事被一位好事的家长捅到了网络上,一时引起舆论大哗。在学校里组织捐款,这无可厚非,能够培养孩子的一个善心,也能让他在其中获得教育,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但是,募捐的行为从来都是自愿的,无论你让人捐多少钱都必须出自于他人本心的表达。虽然从通知上来看,也就区区6元钱,但是你现在把没有捐款的孩子排队照相发到家长群里。这性质就发生了变化——你这是变相逼捐啊!

从这个角度而言,谢老师这样的做法确实是有欠思考。孩子捐没有捐是他的自由,你怎么用舆论来胁迫呢?更何况孩子哪里有经济来源呢?你这一把孩子示众,不就打了那些没有捐款的孩子的脸了吗?如此,还哪里体现思想教育的意义了呢?

谢老师也因此受到了严厉的处理,被给予行政记过处分,并被调离了原来的学校,还要求赔礼道歉。

但是,面对这样的一个结果,许多人都站出来为他鸣不平,认为当地教育主管部门这样的做法就是拉一个替罪羊为自己背锅。

大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道理其实很简单,因为捐款这件事本身是教育局布置的任务,谢老师作为一个执行者在完成任务,如此而已。谢老师在录像中说得很是明白“这不是一次爱心行动,这不是为了帮助他人,而是在完成任务。”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就是这次募捐不过是打着慈善的外衣,实际上就是一个必须要完成的任务。

捐款,尤其是学校里的捐款,一般班主任都有一个明确的数额规定。班主任为什么这样做?实际上就是上级下发的捐款任务。你班主任就得不折不扣地执行,而完成的怎么样,那可是影响你班主任考评哦。这样的一种压力之下,班主任有什么选择?

谢老师之所以做出这样过激了的行动,实际上很大概率就是他的班级没有完成上级下达的捐款指标。我想这一点,许多班主任都感同身受吧。

谢老师只是一个执行者,他就是有错,也并不能把到责任都堆到他的身上,为什么教育主管部门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担责呢?他们才是决策者啊!这才是人们纷纷为谢老师鸣不平的关键所在。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