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江苏>

一年了, 教育部委托南京的这个项目怎么样了?

交汇点讯 4月12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委托研究项目“中小学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启动了!本次教学展示活动为期十天,在南京11区以及江北新区全面开展。

在鼓楼区分会场,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初中部的周蕾老师展示了数学课《中心对称图形》,老师通过触摸屏,播放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学生使用平板电脑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堂练习,与此同时,传统的板书也没有被抛弃,各种教学手段在课堂上融通运用、衔接流畅。

在另一节展示课《陋室铭》上,二十九中学初中部的语文老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里的“苔痕”,还使用视频通讯软件与场外生物老师互动,向学生们实地介绍了苔藓,拓展了课堂内容。

这究竟是个什么活动?据介绍,为了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2020年4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委托南京市教育局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项目的研究。目的是要积极推进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的变革,拓宽课堂教学空间,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希望可以为全国基础教育提供可借鉴、易推广的经验。

为此,南京市教育局组织各有关直属单位、各区、高校团队共同参与,重点是对网络学习空间和智慧教育环境等四大领域开展研究和实践。项目研究开展一年来,各区形成了一定的经验,为展示研究与实践的成果,并在南京市推广,从4月12日起,南京市集中开展以“中小学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主题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此次展示活动历时两周,12个区设分会场,共呈现40节展示课,涵盖中小学,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科学、生物、地理、音乐、体育等10多个学科。授课教师均为南京市、区级学科教学骨干。

教育部为何如此重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信息技术助力教与学突破时空限制,使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变得更为快捷方便。利用信息化手段改造传统课堂,对提高教育质量、改善教育供给、培养创新人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互联网和云计算则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提供了重要支持平台。

学生人手一个平板,这样的课堂新样态,会对教育教学带来怎样的变化?“信息技术首先提高了学生课堂上的参与度。”二十九中初中部数学老师周蕾说,“这节课是复习课,通过平板,学生可以看到折纸的过程,相对于之前的课堂,这样的方式更直观也比较形象。另外,通过平板,学生在课堂上还可以随时向老师反馈、互动,包括抢答环节,平常如果让他们举手,有的孩子可能不太愿意,但是当学生统一提交作业后,老师设置抢答,学生的参与度更高。像这样的新课堂,我能关注到更多的学生。比如课堂随练,当大部分学生提交上来,我就能通过平板更好地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尤其是客观题,大数据会自动分析学生答题情况,不管是速度还是授课的精准度上,都要好很多。”

“融合”的核心,不是用技术去强化传统教学,而是用技术去创新教学,引领教育体系变革。主要包括:(1)教学模式的改进。教学过程中学生、教师等各类主体高度互动、密切协同,教与学的基本形态彻底变革,逐步形成适应信息化条件下学习者认知规律和能力发展需求的新型教与学模式;(2)学习环境的创新;(3)平台服务与资源供给的有效整合;(4)师生能力的提升,包括师生的信息素养、教师的教学能力、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校管理人员的信息化领导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必须主动适应信息科技创新带来的教育形态的变革。

为何教育部选中南京来研究该项目?“十三五”以来,南京落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全面推进智慧教育的实施。“十三五”期间,南京市级教育信息化专项资金投入达1.7亿元,市、区两级教育信息化软硬件投入约55亿元。

截至2020年底,南京市共建成650所市级智慧校园。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市中小学(含职业学校)基本建成智慧校园。南京市10所中小学被评为江苏省智慧校园示范学校,量和质位列全省第一。近4年,南京市一共建设了5个创新教育区域中心和107所创新教育基地学校。

“信息化的应用,重点方向就是提质增效,希望通过信息化进入教与学的环节后,更好地推动我们有效教学的开展。”南京市电化教育馆馆长陈平表示,“很多老师跟我们反映,在使用了信息化平台之后,经由大数据的统计和分析,他们可以很清楚地知道哪里的教学需要加强,哪里的作业可以少布置一些,这实际上这对老师和学生双方都是减轻了负担。”

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信息化支持下的区域教育治理典型案例、“云上德育”南京模式、农村小规模教学点多功能数字学习中心装备策略、网络学习空间十大样本、基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创新教育生态圈等5大创新成果。南京市信息化教育实践成果连续四年入选教育部《中国互联网学习白皮书》,2020年有8个案例入选教育部《中国智慧教育区域发展研究报告》。有这些教育信息化成果作为支撑,南京市在全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监测评估中连续五年排名全省第一。

通讯员 曾威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