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李存茜
整理:肖寒先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我叫李存茜,来自韩国,今年29岁,在中国读书、生活已经有11年时间了。
17岁那年,我读完了 ,因为对中国文化的西安,我决定大学在中国读书,便在韩国学习了一年中文,到18岁的时候,来到中国北京留学。那个时候的我,很自信,觉得自己年纪轻轻就学到了很多知识,而且一度以为韩国的文化超越中国,在文化上的自信,让我觉得在中国一定可以夺人眼目,可事实并非如此。
随着在中国学习的时间越长,慢慢地就失去了文化自信,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因为在我看来,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似乎在这里三五年根本就学不透。同学的一句“我们中国的教授一辈子也就学点皮毛”这句话彻底地让我感受到一种挫败感。
后来,大学毕业后,我嫁给了一位山东穷小子,他家在农村,经济上很差劲,但是他很努力,这也是我最佩服的一点。婚后我们生活在济南,随着孩子的出生,依旧租住在只有55㎡的小房子,有时候也会对现状不满,可想想这是我选择的老公,便决定一起努力,改变现实。
1993年,我出生在韩国大邱广域市的一个普通家庭,爸妈都是企业职工,过着不缺吃喝的生活。而我还有一个哥哥,和我感情并不好,因为哥哥是一个好胜心非常强的男人,大男子主义很强烈,总觉得我是他的累赘,从不喜欢和我一起玩耍。
在我们家,爷爷对我的影响很大,大部分时间,我都是跟着爷爷一起生活,这也是因为爸妈平时工作太忙,我和哥哥又相差8岁,哥哥能够独立,但却不会照顾我,而照顾我的责任就到了爷爷手中。
爷爷曾经是建筑师,是一位非常睿智的老头,会讲很多道理,对我人生的启发起了决定性作用。在爷爷身上,我学到了谦卑和文化自信。
小时候的我非常喜欢学习,比同龄人要成熟许多,也很懂事,每次考试拿了第一名,都不会先告诉爸妈,而是会在第一时间告诉爷爷。可爷爷却和往常一样,只是淡淡地说一句“继续保持”,当然,在晚餐的时候,会多加几个菜,算是对我的表扬。
慢慢地,习惯了这个看似没有温暖的家庭氛围,我的性格也从来不属于活泼那种,每天表现得都很冷静,似乎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继续保持学习,没有其他方面能让我感到开心。
我的性格和哥哥有些相似,就是不服输,无论昨天发生过什么,今天肯定会是新的开始,因为再美好的记忆,对我而言,只不过是昨天而已。从小学到中学,我保持着良好的学习习惯,也阅读了大量的外国书籍,对很多国家有了一个明确的认知。
其实很早之前就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这也是因为韩国和中国是邻居,再加上一些明星经常来韩国,比如张艺兴等曾经家喻户晓的中国艺人,但是我对明星并不感兴趣,只想学习中国古老的文化,看看到底是韩国的文化优越还是中国的文化优越,毕竟在很多历史文化人物是有争议的。
在读完 时,我已经会说三种语言,除了韩语之外,还会说英语和法语,当时想着去英国或者法国留学,所以提早就进行了训练。可真正 毕业后,却想到中国留学。
为此,我在韩国的国际语言学校学习了一年的中文,在18岁的时候,来到了中国北京留学,学的是历史专业。
打开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大门,便看到的是摧残的文明和源远流长的文化,在这里,一下子让我迷失了自己,感觉韩国的文化底蕴对比中华五千年,就有些相形见绌了。随着学习深度的增加,慢慢地让我明白一个现实,中国的文化底蕴,不仅仅是时间上的漫长,还有传承上的延续。
就单单一个汉字,就足以见得中国人的智慧和对文化的尊重,毕竟使用了几千年,一直在传承,从未间断。
说到语言,我觉得汉字是世界上最久远和传承度最好的一种语言,因为只在中国传承,他似乎对一个民族牢牢地捆绑在一起,谁都无法侵犯。
读书期间,有时候不懂的问题就会问同学,而让我感到最博学的一个人是个山东男孩李华,李华比我大两岁,山东曲阜人,在他身上,你能看到一种光,这种光是发自内心的。李华的知识很渊博,这也得益于从小就阅读了很多书籍,据李华讲:
我爷爷曾经是老师,家里留下来很多古老的书籍,我从小就喜欢看书,不管是繁体字还是文言文,能不能懂,就是反复的看,长大了就懂了许多。
是啊,知识是日积月累的,不可能一蹴而就。他身上的智慧,吸引着我,从恋爱到结婚,我们似乎都没有过多对情感的表达,更多的是用于对知识的交流。
我大学毕业,李华研究生毕业,当即便决定结婚。
婚后我跟着李华回到山东老家住了一阵子,可生活还在继续,李华的家境不好,我们只好到大城市济南去打拼。李华是一家文化公司的实习经理,而我是一家茶馆的茶艺师,这也是我在读大学期间利用空闲时间学习的。
日子过的简简单单,每天回到出租屋,我和李华似乎在情感上永远无法有太多的交流,更多的是探讨一些有趣的文化故事。从不羡慕别人过着怎样浪漫的生活,我知道,李华给不了我浪漫,能给我的,就是智慧和对我的真诚。
爸妈曾经问过我:“你嫁给一个穷小子,后悔过吗?”
其实这么多年来,没什么后悔可言,有的仅仅是对生活的无奈,可这就是生活啊。
随着孩子的出生已经成长,压力越来越大,每天都很努力地生活,省吃俭用的攒钱,就是想在济南买一套小房子,这也是很多中国人的理念,也许我早已融入到这种生活中去了吧。
而这一切,都是对中国文化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