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数人的概念中,考入大学即便算不上出人头地,但至少将来养家糊口,是没有问题的。如果这个大学恰好又是一流的大学,那么人生路会更加平稳一些,凭借自己的努力,甚至可以在某些领域取得不凡的成就。
但是对于姚远而言,考入大学虽然水到渠成,但之后的路,却异常坎坷。
大学毕业之后,他一度可以成为父母的骄傲,村里人羡慕的对象,“别人家中的孩子”。但因为自己的原因,他却最终从塔尖跌落,销声匿迹12年。
期间,家人到处走访寻找,在电视台打寻人启事,却始终不见姚远的踪影。
直到2020年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这位曾经的高考状元,才重新出现在世人的面前,而彼时他的身份,是一位以捡垃圾为生的流浪汉。
从当年的高考状元,考入到北京理工大学,本该前途光明才对,可姚远为何会坠落至此?
别人家的孩子
1971年,姚远出生在湖北一个普通的农村,他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农村生活的孩子,小时候的经历往往都是相似的,跟着村里顽皮的孩子,上墙揭瓦,偷鸡摸狗,破坏力十足。
相比之下,姚远的性格有点内向,虽然偶尔也会跟着其他的小孩疯狂,但整体来说,还算是比较文静的。
上学之后,姚远的文静,加上自身的天赋,开始迸发出不一样的光彩。
从小学时候开始,姚远的成绩就一直名列前茅,奖状更是拿到手软,妥妥是一名“别人家的孩子”。
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虽然姚远的学习成绩一直十分优异,但因为诸多经历实在顺风顺水,父母的称赞、老师的夸奖、以及同学的羡慕,让姚远开始丢失一种最重要的东西。
那就是面对人生挫折的抗击打能力。
1990年,19岁的姚远参加高考,再次一鸣惊人。
因为在这一年,他成为了当地的高考状元,并且成功被录入到北京理工大学。
在众人的眼中,这个小伙子的前途似乎不可限量,未来有更大的成就,在等待着他。
从意气风发到泯然众人
古代很多地方上的“解元”(在地方乡试中的第一名),一旦踏入京城当中,再次参加考试,往往会备受打击,名落孙山。
因为这片土地上实在是卧龙藏虎,聪明的人,一抓一大把。
对进入到大学中的姚远而言,或许也有这种的落差。
从大一开始,姚远过去觉得手到擒来的荣誉,开始逐渐离他而去,有的时候,就算是他加倍努力,发现也始终无法追赶上一些优等生,别人玩着就能学会的东西,他却要更加专心一点才行。
这种感受,他在大学之前的时候,虽然也常常听到,但那是别人在他面前的抱怨。
好在从小毕竟不是娇生惯养,父母身上那种吃苦耐劳的精神,一直激励着姚远,加上内心深处的梦想推动,让姚远在毕业的时候,仍然以优异的成绩,被安徽省蚌埠市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第二一四研究所录取。
相比之下,曾经很多比姚远更加优秀的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单位,却远不如他,算是给了他一丝小小的慰藉,也让他觉得努力没有白费。
据后来公司的负责人介绍,姚远在公司9年的时间,过得波澜不惊,就是一名普通的员工,虽然没有什么过错,但是也没有出彩之处。
直到2003年,或许是自己也厌倦了这种生活,姚远重新规划了自己的人生。
他在电话里,告诉自己的父母,自己准备辞职,去到更大的城市,寻求更多的机会,而这个目的地,就是上海。
起初,父母十分不理解,因为在他们的传统观念中,儿子毕业于名牌大学,工作单位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铁饭碗,但是也非常稳定,再过几年成家立业,人生圆满,为什么非得折腾呢?
对此姚远的答复是,趁着自己还年轻,希望出去见见世面,闯荡一番。而对于父母的担忧,他也表示,自己毕竟毕业于名牌大学,去到上海不会有什么问题的,至少不会比现在差。
当然,至于真正的理由,我们已然不得而知。或许是在原单位的不顺,或许真的是看中了上海的诸多机遇。
看着儿子表现出难得的执拗,父母也尊重了姚远的意见,就这样,姚远来到了上海。
彼时的他自然不知道,前面等待着他的,并不是真正的出人头地,反而是万丈深渊。
闯荡之路一波三折
来到上海的姚远,在找工作的过程中,遇到了大学时期同样的问题。
那就是虽然他是曾经的高考状元,虽然毕业于北京理工,虽然有过一定的工作经验,但是行业不对,没有异于常人的能力做敲门砖,一切都是枉谈。
在这里,有着更多毕业于好大学,乃至留学归来,学历比他高、工作经验比他多的竞争对手,和他争抢同一个工作单位。
权衡之下,他先进入了一个相对普通的公司,打算过渡一下。并在之后的日子里,频频跳槽,一个公司没待多久,就跳到另一个公司里。
彼时的他,对于闯荡上海的初衷,或许早已经遗忘。
时间来到了2008年,这一年的姚远像过去几年一样,在老单位待够了,打算再换一个公司。可就在此时,那场著名的金融风暴突然席卷全球,很多公司几乎一夜之间关门大吉,侥幸生存的企业,别说是招人了,勉强自保,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客观而言,对比彼时的姚远来说,虽然大环境比较糟糕,但是从他手里的筹码看来,想找个工作,过渡一下其实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如他这般有着强烈自尊心的人,又岂会屈居于一个小单位呢?
所以一来二去,姚远就陷入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中。
而更大的问题在于,尽管过去在上海的时候,薪资不低,但花费同样不少,几个月的时间没有正式的工作,姚远的口袋里早已经捉襟见肘。
现实的压迫、时运的不济、对未来的迷茫、对过去的悔恨,以及无颜见江东父老的愧疚,让姚远的心态,在某一个夜晚终于发生了彻底的变化。
不能出人头地,那就选择坠落!
儿子的消失
姚远远在湖北的父母感到十分困惑,儿子已经很长时间都没有往家里打电话了,这在过去,是不太可能发生的事情。
由于害怕儿子出什么事情,他们拨打了儿子的电话号码,但是电话中,却始终没有出现姚远的声音,而是一个女士,提示电话已经无法拨通。
难道是手机停机了?还是换了新的电话号码?姚远的父母一筹莫展,不知道如何是好。
因为他们不知道姚远在上海的地址,过去也从来没有去过那个遥远的地方,所以只能忐忑不安地等待,希望儿子能突然回来,或是打电话回家,但迟迟没有回音。
最后两个人实在是忍受不了,买了去上海的票,不远千里,踏上寻子之路。
人生地不熟,漫步目的找肯定不是办法,所以他们只能联系到当地的警方,希望获得帮助,寻找儿子。
可惜的是,当他们一一联系到姚远所在的公司时,收到的答复几乎都是相同的:此人已经辞职。他过去的一些同事也表示,已经很久都没有听到关于姚远的消息了。
而姚远因为偏内向,在上海也没什么朋友,所以就算是警方出面,也迟迟没有收获。
眼看着带来的费用逐渐耗尽,姚远的父母没有办法,只能暂时回到湖北老家,在那里等待消息。
期间,寻人告示、电视广告,能想到的办法,姚远的父母都尝试了一遍,一旦有任何的风吹草动,老两口就立马起身去到上海,可惜的是,每次都是失望而归。
时间长了,两个人不免胡思乱想,自己的儿子凭空消失,会不会被人拐走了,卖到了异国他乡,或是更加悲观一点,他还在人世吗?
期间内心的焦灼和悲苦,外人属实难以体会。
当然,他们千想万想,自然都不会想不到,大学毕业的儿子,居然会加入到流浪汉的行列中,以捡垃圾为生,而且一捡就是12年。
昔日学霸再次出现
时间来到了2020年。
某次警方在进行日常巡查的时候,在一所破旧的,等待拆迁的房子中,发现了一名流浪汉,蓬头垢面,身上衣物破烂不堪。
按照惯例,警察对他进行了简单的询问,姓甚名谁,来自哪里。
眼前的这位流浪汉,神智已经不是特别清醒,说话也磕磕绊绊,没有办法,警察暂时将这位流浪汉带到了附近的收容所,对他进行了安抚。
这个流浪汉,自然就是姚远。
从媒体报道,以及姚远此后接受治疗的几张照片中可以看到,当时的他,虽然不过才四十多岁,但是已经瘦骨嶙峋,走路颤颤巍巍,看上去和60岁的老人没什么区别。
任谁都无法相信,这是曾经的学霸,高考状元。
在收容所里待了几天之后,姚远的精神状态稍微好了一点,而警方在此期间,也逐渐弄清楚了他的身份,联系到了他在湖北的父母。
在过去的十几年时间里,姚远的父母从最初的满怀期待,逐渐变成了失望,再到后来,他们甚至开始接受儿子已经不在人世的“现实”,所以,当再次见到儿子的时候,那份激动之情和不敢置信,让姚远的父母抱着儿子大哭不已。
他们不明白:为什么曾是天之骄子的儿子会沦落成一个流浪汉?而在过去的12年时间里,姚远又是怎么样生活的?
同样抱有疑惑的,还有诸多关注此事的人。
后来经过父母的开导和心理辅导师的介入,一些尘封的真相,才终于解开面纱,从姚远的口中说出来。
金融风暴过去之后,姚远尝试着给好几家知名公司投过简历,但无一被录用。
原因除了他的能力有时候不适合公司的发展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在简历上,有着姚远频频跳槽的过程。
对任何一个公司而言,即便再优秀,这样的员工都不是第一批优先录用的人。
所以在那段时间,姚远频频受打击,又没有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做支柱,所以到最后变得一蹶不振,乃至自暴自弃。
钱花光了,他就尝试着从垃圾桶里翻东西吃,最开始的时候,自然有点难为情,觉得不好意思,但是当习惯成自然的时候,也就觉得无所谓了。
在心理学上,这种行为有一个专属名词,叫“角色效应”,当你成为某个角色的时候,你会越来越习惯,难以自拔。
于是姚远流浪汉的角色,一直扮演了下去。每日的浑浑噩噩,最终也让他彻底忘记了过去,自尊和梦想,也被一次次在垃圾桶里翻找食物所彻底淹没。
同自己的和解
如今的姚远,已经不用再流浪,而是被父母带回了湖北老家,重新开启了他的新生活。在父母的照顾下,包括在热心人的帮助下,姚远的思维逐渐正常。
2021年,记者在了解他现状的时候发现,姚远的语言表述能力,已经没有什么问题,甚至在聊天的过程中,能够感觉出来,这位曾经的学霸,某些思维上,仍然有过人之处。
但更长的路,仍然在前面等待着他。
在谈及姚远的经历的时候,很多媒体常用的一句话是:同自己的和解,才是最难的修行。人生在世,总会有着各种各样的坎坷,所谓不如意事,十有八九。
如何化解,才是真正成长的过程。
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不过一只小小的萤火虫,只有竭尽所能,发挥更大的光亮,才不枉到这个世界上走一遭。
有的人生在罗马,条件优越,有人生在远方,条件匮乏,过去人们常说“条条大道通罗马”,但问题是,到罗马就是成功吗?
当然从姚远的故事中,我们还可以得出一些教训,那就是小的时候,经历一些挫折和失败,实在不是一件坏事。
因为这些失败,并不是定义你人生的唯一标准,而仅仅代表了一种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