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上海>

著名数学家、教授在上海逝世, 这对“神仙眷侣”在另一世界相会

著名数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中国民主同盟优秀盟员,

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第六届中国数学会理事长,

复旦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胡和生先生

因病于2024年2月2日中午在上海逝世,

享年96岁。

胡和生,女,江苏南京人,1928年6月生于上海。1939年至1945年在上海清心女中(现上海市第八中学)学习,1945年至1950年先后在交通大学数学系和大夏大学数理系学习。1952年浙江大学数学系研究生毕业,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任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1956年起在复旦大学工作,1980年晋升为教授,1981年成为复旦大学首批博士生导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3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现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还曾担任《数学学报》副主编等。

胡和生于1987年2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任民盟上海市第九届委员会委员、第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与民盟盟员、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谷超豪于1957年结为伉俪。

胡和生院士长期从事微分几何和数学物理研究,在射影微分几何、黎曼空间完全运动群、规范场等研究方面均有建树,为中国微分几何的学科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她多次应邀在美国、日本、欧洲许多国家著名学府讲学,在许多国际学术会议上作大会邀请报告,特别是2002年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应邀作Noether报告,成为第一位走上Noether讲台的中国女性。

胡和生为学生授课。

胡和生院士高度重视数学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她长期担任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微分几何研究室主任,承担了大量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工作,70岁高龄后还继续坚持组织讨论班,并指导毕业论文。她培养了20名博士和30余名硕士,其中有3人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多人成长为优秀的微分几何学家。

数学王国里的“神仙眷侣”

在另一世界相会

如果说当代中国有一对数学王国里的“神仙眷侣”,那必是指同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的谷超豪和胡和生。1950年,他们相见于西子湖畔的浙大校园,师从同一位数学宗师苏步青。60余年,他们志同道合,风雨同舟,在共同喜爱的数学领域,携手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在数学界,谷超豪,被认为继20世纪大数学家艾里·嘉当之后,第一位在无限变换拟群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的人;胡和生,则是中国数学界第一位女院士。

谷超豪(左)与胡和生。数学成就了两人的爱情梦。(1996年5月13日摄) 崔益军作品

耄耋之年,谷超豪仍清晰记得与胡和生初次见面的情景:“那是1950年,我在数学系图书室里,偶遇胡和生,她说苏先生给了她一篇论文,有些地方没弄清楚,想让我帮她看一看。我说:好啊,论文呢?她说论文在宿舍里。她的宿舍离我办公室有十多分钟路程。当时已经是秋天,但天气依然很热,她气喘吁吁地跑去拿回来,我觉得这个小姑娘很不错,对学问肯钻研。我们共同讨论了一下,她就把论文的内容都弄清楚了。”

之后,胡和生和谷超豪一样,在浙大留校。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她和谷超豪双双随苏步青到了复旦大学。两人既畅游于数学世界,又徜徉于艺术天地。谷超豪好诗文,胡和生擅长绘画。两人情投意合,最终在复旦结为伉俪,在数学世界,一路携手跋涉,比翼双飞。

1991年,胡和生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谷超豪比自己当选院士的时候还高兴,欣然为妻子赋诗一首以表祝贺:“苦读寒窗夜,挑灯黎明前。几何得真传,物理试新篇。红妆不须理,秀色天然妍。学苑有令名,共庆艳阳天。”

两位院士无论年青还是白发苍苍,始终相互依偎。复旦校友回忆,两位老师的双手始终紧紧相握,从未离开对方。无论是校园散步,还是参加重要学术会议,两人手拉着手,直到永远。

他们的弟子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大潜先生回忆起一段往事:1982年,苏步青先生应法国著名数学家李翁斯教授之邀,在李大潜先生的陪同下来到巴黎,其时,谷超豪和胡和生夫妇也同时从德国到了巴黎。师生三代相聚在塞纳河畔。于是,就在那里,中国数学界素负盛名的苏门师生三代,在富有诗意的塞纳河畔,面对天地美景,以诗佐酒,互致酬答,成就了学界诗坛的一段佳话。苏步青先生的那首脍炙人口的《同谷超豪、胡和生、李大潜游巴黎》就是在那段时间里写成的。诗曰:“万里西来羁旅中,朝车暮宴亦称雄。家家塔影残春雨,处处林岚初夏风。杯酒真成千载遇,远游难得四人同。无须秉烛二更候,塞纳河边夕阳红。”

2012年,谷超豪仙去。如今,胡和生先生亦仙逝。两人是否在另一个世界双双握紧双手,回归那数学王国里的“神仙眷侣”?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