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浙江>

浙江今天成立这所新学院, 专门培养大国工匠!

潮新闻客户端记者蒋欣如通讯员慕荣雪

9月4日,一所新学院在杭州揭牌成立——浙江工匠学院。

正像它的名字一样,这所学院,专门负责培养“浙派工匠”。

这所学院的牌子挂在浙江省总工会干部学校,和学校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

但它的辐射范围,却覆盖浙江的主要核心产业。学院采用“总部+分院+实训基地”的组织架构模式,目前已成立高端装备、新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海港、现代商贸、康养等10所分院。

工匠学院是职工技能素质提升、技术创新的基地,更是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孵化、展示、交流转化的平台和载体。建设工匠学院,不仅有利于加强技能人才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更能够带动地区和行业经济发展。

全国劳动模范、自创“竺士杰桥吊操作法”的竺士杰

为什么要建工匠学院?

1195万,这是截至2022年底浙江全省技能人才总量的数字。其中,高技能人才395.2万人,占技能人才的33.1%。

从数据来看,浙江离自己的小目标仅“一步之遥”——《新时代浙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十四五”工作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省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150万人左右,其中高技能人才总量超过400万人,占技能人才比例达到35%。

但从实际来看,日本高技能人才占产业工人的40%,德国则达50%,浙江这一数量还远远不够。近年来,浙江制造正加速向浙江智造转型,以轻工为主的产业也逐渐转向高精尖产业。今天的浙江,目光瞄准全球,提出要加快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产业工人队伍。

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工匠学院,无疑是对职工开展培训、提升职工技术技能水平的重要平台。

去年以来,浙江省总工会为成立浙江工匠学院多次赴省内外开展调研。全国各地都有各类工匠学院,有的依托职校、技校开设,有的则由企业自建。

例如山西省采用省、市多层次推进工匠学院建设模式,由工会牵头,搭建企业、学校、人社三方合作平台。而今年5月衢州成立的市级工匠学院,则在衢州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技能培训的基础上升级而来,探索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共同体。

产教融合、协同发展,这是各地工匠学院建设的共识。但浙江作为民营经济大省,有着和其他省市不同的客观现实。“浙江有不少有能力承接国家标准制定的龙头企业,但更多的是缺乏培训能力和师资力量的中小企业。”省总工会干部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浙江工匠学院需要破解两个难题:怎样建立一套全链条、全方位的匠才培育体系?怎样协同发展,让更多产业工人可感可享?

最终,浙江工匠学院并未照搬任何一种现行做法,而是结合浙江实际,探索了一套全新的模式。

党的十九大代表、浙江首批首席技师吕义聪

建设一所怎样的工匠学院?

浙江工匠学院建设目标非常明确:具有浙江辨识度,产教融合、协同发展。

何为浙江辨识度?根据浙江的产业需求“量身定制”!

今年初,浙江提出建设“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并明确到2027年,“浙江制造”在全球价值链创新链产业链的位势明显提升,“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规上企业营业收入突破12万亿元。

这是“浙江制造”的升级版,更是浙江参与全球竞争的最大底气。作为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骨干力量,浙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也必须围绕“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需求。

因此,浙江工匠学院采用“总部+分院+实训基地”的组织架构模式:总部省总工会干部学校负责顶层设计、系统谋划,负责制定方案、示范办学,确保培训标准化、可复制;分院则根据产业划分,目前已成立高端装备、新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海港、现代商贸、康养等10所分院;为提高产业工人实操水平,学院还与省内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制造业头部企业合作,打造了一批多功能实验实训基地。

10所分院跳出部门、地方、企业的局限,根据产业群实际需求,选择了一批契合度高、拥有较好产教融合基础的机构。首批10家分院中,既有高校、高职院校,也有省一流技师院校及相关产业龙头企业。

这意味着工会、人社、教育系统的协同育人,通过建设从学校到企业的培训体系,实现高质量就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双赢。

分院并不是挂了牌就永久有效的。首批分院授牌有效期3年,设置相应奖惩制度和退出机制。各分院需要完成一定的培训人次、培训质量、培训合格率、培训满意度以及技术成果转化。作用发挥不佳、考核不合格、整改措施不力的工匠学院将被摘牌。同时,省总工会也会根据实际产业需求,陆续增设相关分院。

“推进工匠学院体系建设大有文章可做,我们鼓励各设区市结合区域优势和产业特点,成立市级工匠学院。”省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鼓励各地工会发挥桥梁纽带优势,依托具有专业优势、人才优势、技能培训资源优势的机构或企业开展工匠学院建设。

全省首个破格获得正高级工程师职称的一线焊工丁卫松

在工匠学院学什么?

省级层面成立工匠学院,意味着更高水平的师资力量。成立仪式上,学院公布了10位特聘工匠导师。

全国劳动模范、自创“竺士杰桥吊操作法”的竺士杰,从事桥吊操作20多年,培训桥吊司机超3000名;

党的十九大代表、浙江首批首席技师吕义聪,为公司创造了超3700余万元的成本改善效益;

全省首个破格获得正高级工程师职称的一线焊工丁卫松,积极助力山区26县共同富裕,为金华、台州多地企业解决技术难题17个,培训技能人才300多人次……

10位劳模工匠就像“火炬”,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通过他们亲身授课,无疑能够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上课内容是什么呢?据悉,10位特聘工匠导师将会分别开班授课,既教授高深的技术,也分享自己的励志故事,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浙江工匠学院培训充分体现公益性、普惠性,有提升技能需求的产业工人都可以报名参加。目前,学院还处于“试运行”阶段。据悉,下一步,学院将结合不同工种开展特色培训项目,并根据产业工人群体分层分类开展短期培训。例如针对一线产业工人,着重提升劳动者素质和技能水平;面向高技能人才,则重点培育工匠候选人,孵化拔尖技能型人才、培育领军型产业工人。

“我们希望把浙江工匠学院打造成工匠的学堂、讲堂、沙龙和实训基地。”省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建设高水平工匠学院,引导带动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中小微企业开展职工技能提升培训,培育有特色的产业工匠人才,更好助力三个“一号工程”。

浙江工匠学院刚成立,服务广大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行动已经开始了。成立仪式上,浙江“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同日启动。全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将组建劳模工匠技术服务队,开展技术服务和技能培训服务,并参与企业研发、技术攻关和工艺改进项目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