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 > rebet雷竞技

由夺标育人转向育人夺标, 从成都大运会看江苏高校体育发展

成都大运会至今,中国大学生军团不仅在赛场上展现出了完全不输全世界同年龄大学生选手的强劲实力,而且,他们也正通过自身在赛场内外的一言一行向全世界传递着强烈信号——中国体育正在为培养综合能力更强、综合素质更高的顶尖人才而不懈努力。

大运会表现亮眼,体教融合结出硕果

自成都大运会开幕以来,中国大学生健儿们乘风破浪不断取得佳绩的表现,引发了各方热议与关注。不少网友笑称中国代表队在大运赛场上开启了“降维打击”模式。但也有网友疑惑“现在的中国大学生体育真的这么强吗?”

相关数据显示,成都大运会中国代表团是由来自国内百余所高校的411名选手组成。其中,超过八成的选手是首次代表国家参加世界综合性运动会,而参加过奥运会的运动员仅有30余人,占中国队总人数比例不到10%。

再来看一看江苏的数据。成都大运会赛场上,共有来自江苏省内9所高校的34名大学生运动员在8个大项中登场亮相,参赛高校数量位居全国第2,参赛运动员数量排名全国第3。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除南京体育学院这样的体育专业院校输送了16名大学生运动员外,亮相成都大运会舞台的江苏大学生运动员中有一半来自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扬州大学这样的综合性高等院校。在他们之中,包括在泳池内连破纪录、连斩金牌的张雨霏,在链球比赛中夺金的王琦,助力中国包揽男女百米接力两枚金牌的李玉婷、蔡燕婷、隋高飞,帮助中国力克日本夺得女排冠军的吴梦洁等,他们既是在校的当代中国大学生(含研究生),也同样代表着中国体育未来的希望。

换句话说,虽然现阶段少部分顶尖大学生运动员的个人水平,暂时还无法代表整个高校体育的平均实力,但在原先单一模式培养运动员的机制之外,从更多高校中走出更多高水平运动员的发展趋势来看,近年来从江苏到全国,高校体育依托体教融合的深入开展还是呈现出了令人可喜变化。

对此,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副主席钟秉枢在成都大运会期间接受采访时也表示,立德树人是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体教融合也绝不仅仅是培养几名专业运动员,“我们把学生参与运动、参加运动会视为塑造人的过程。他们大学毕业以后,会进入各行各业,也许会成为职业运动员,也许会从事他们心仪的工作。出路宽了,家长们也更愿意送孩子练体育。”

改变培养理念,把体育融入高校文化

“体教融合不是培养人才的捷径,而是在当代社会发展背景下,对现有人才培养机制的扩宽与探索。”江苏省体育局副局长刘彤说,江苏作为全国最早一批尝试与高校联办高水平运动队的省份,历经二十多年的尝试和探索,江苏体育收获了体教融合带来的硕果,也感受过其间的艰难与困惑。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典型案例之一,就是江苏省体育局与南京工业大学联办的江苏女子垒球队。

“2001年我们与江苏省体育局签署协议联办江苏女子垒球队,那个时候的说法是‘教体结合’‘省队校办’,还没有上升到‘体教融合’的高度之上。”作为江苏最早一批参与体育主管部门联办高水平运动队的高校,南京工业大学体育学院院长张天峰告诉记者,把高水平运动队办进高校是大势所趋,但并非一蹴而就。尤其是在进行了多年的摸索与尝试之后,相比早期更关注队伍的比赛成绩,现在无论是体育主管部门还是高校都更加重视对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

张天峰告诉记者,江苏女垒从当初无场地、无器材、无技术、无人才储备的一无所有状态起步,历经二十年成长成为如今中国垒球项目首屈一指的绝对强者之师,竞赛成绩的取得只是联办机制下的亮点之一。“如今,‘奉献、拼搏、坚韧、协同’的南工大-江苏女垒精神已经提升成为我们的学校精神,女垒这个项目也成为了我们南工大最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之一。”

记者了解到,在联办江苏女垒的这些年里,南工大不仅成立了垒球校队,而且校级垒球联赛、棒垒球文化节比赛也是精彩不断,甚至垒球还成为了该校普通大学生抢修的一门选修课。“在高校办运动队是体育多元办队的实现途径之一。一方面高校所拥有的校园文化、人文文化有利于促进运动员综合素质提升,培养出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高水平运动队也能反哺群众体育、校园体育,有利于从校园开始推广普及体育项目,让学生们感受、感知努力拼搏、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张天峰感慨说,“过去我们培养体育人才的口号是‘夺标育人’,但是通过探索体教融合之路,我们现在的目标是要‘育人夺标’,为国家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擦出更多火花,共同探索未来之路

从江苏女垒做大做强到成都大运会上中国大学生运动员捷报频传,近年来,伴随着体教融合深入开展,高校已逐渐成为中国体育在许多项目中发掘和培养人才的摇篮。而在培养人才之外,高校本身的科学研究能力与水平,也正成为推动高校体育发展的新引擎。

“包括南工大在内,现在江苏多所拥有较强综合实力的高校在联办高水平运动队时,都是通过搭建系统化体系的方式去推进。”刘彤解释说,依托于系统化体系,高校办队不仅有利于持续地发掘与培养人才,还能够利用高校的科研资源研究体育相关课题,并把科研成果与实际训练相融合,实现科学训练、科学备战。“这是体育部门一家无法做到的事情。”

然而,即便拥有了如此多优势,高校体育发展现阶段依然还需要面对各式各样的问题与挑战。比如,篮球项目得益于职业联赛(CBA)建立了良好的选秀机制,打通了高校体育人才的晋级通道,才使得近年来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愈发受到关注,人才也源源不断涌现。但在其他更多项目中,这样的人才晋级通道依然比较匮乏。

再比如,在我国体育与教育分属不同主管部门的背景下,高水平职业教练如何进入高校执教,就仍然是迫切需要得到解决的问题之一。记者了解到,今年初,国家体育总局、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四部门就专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在学校设置教练员岗位的实施意见》,旨在部署做好学校教练员岗位设置工作。

“其实高校既然愿意参与办队,就希望吸纳高水平教练进入校园。国家现在有了相关政策,据我了解江苏也在跟进这一政策,我相信,高校缺乏高水平教练的问题是能够得到缓解的。”张天峰说,随着体教融合地持续深入,体育部门与高校未来应该强化资源整合,优化合作方式,围绕中国体育人才的多元化培养,助力推进中国体育强国建设。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黄夕寅

校对盛媛媛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rebet雷竞技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