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 > rebet雷竞技

探索小班化背景下儿童问学课堂新路径! 中华附小这场研讨会干货满满

为了给儿童真实的、深度的学习提供场域与路径,让思维高度参与,让成长显而易见,11月17日上午8点半,以“小班化背景下儿童问学课堂的实践研究”为主题的南京市小班化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在南京市中华中学附属小学金色大厅举行。

据悉,本次活动旨在以南京市小班差异教学策略研发项目基地学校共同体为依托,从中华附小“天性小班,真实儿童”的办学理念出发,基于“儿童问学课堂”的教学主张,让儿童站在课堂中央,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以问启思、以问促学,借助问学工具三件套,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管理。

活动首先由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副校长季慧敏致欢迎辞,她表示,在小班化教学领域,以中华附小为代表的学校积极探索,不懈实践,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而这些经验共同的逻辑起点都是以人为本。

南京市中华中学附属小学校长潘文彬介绍了学校悠久的办学历史,他表示,中华附小自2013年进行儿童问学课堂的改革实验以来,十多年的探索研究,给学校、教师和学生带来了可喜变化,尝到了科研的“甜头”,“经过十年的探索,我们感觉到,儿童问学课堂已经进入到深水区,我们在探索过程中有很多困惑,希望能够通过举办本次活动,展示我们的研究成果,提出我们的困惑,得到专家指导和帮助。”

随后,南京市中华中学附属小学教科室主任、南京市语文学科带头人时珠平老师带来爱的教育》整本书阅读分享课,展示了儿童问学在语文学科中的魅力,从跳读批注,品味人物关键表现,到化零为整,整体感受人物形象,孩子们在一问一答的互动中激发了学习热情。

“同学们看过了介绍黑洞的视频,那么‘数字黑洞’是什么样子?”建邺区优秀青年教师张起宇老师《神秘的数字黑洞》请孩子们一起玩“数字游戏”,通过对10以内任选两个数字的组合、相减,发现其中的规律。

在三年级的劳动课《巧手剪团花》中,记录下同学们一个个问题的“问学任务单”被江苏省优秀科技辅导员、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沈军老师用出了花。孩子们热切探讨团花制作的顺序和操作方法,感受了“对称之美”,真正做到了动眼、动手、动脑。

南京市中华中学附属小学赵爱珍副校长做《小班化背景下儿童问学课堂的实践研究》主题分享,她系统介绍了中华附小在儿童问学实践中的研究成果,并且表示,AI人工智能的进化速度令人咋舌,信息差正在急速消失,今后该如何培养学生胜过机器的那一部分能力成为关键。“很多专家都认为,学生要学会提出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提出高级的问题,所以小班化背景下怎样把一个‘学’字落实,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都需要思考。”赵爱珍说道。

随后,由南京市教研室教研员、南京市小班化教育研究所教研员杨健主持、建邺区各校代表老师参与的沙龙研讨会,将活动气氛推至高潮。“我最大的感受是‘真学习’,儿童问学课堂让每一位学生的问题都被看到,观摩完三位老师的课程,我真的学习到了很多”“时珠平老师在课堂上创造了一个情境,由小组讨论、补充,生生互评,帮助学生完成表达进阶,从学会审美走到学会创造”“问学课堂在小班化教学实施过程中,老师是为学生而服务的,整节课,我看见伴随着旧问题的解决会不断有新问题的产生,充分说明了引导和处理孩子们的问题很重要”……沙龙研讨活动中,老师们分别分享了自己的感悟与疑惑,他们也将带着这份思索融入到今后的教学中。

活动最后,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主任、科研员祁海燕对本次活动做总结发言。“叶澜老师说‘课堂上,教师要封住自己的嘴,让自己少说一点,留出时间和空间给学生’,在问学课堂中,老师要做到理性的‘让’。”祁海燕表示,老师在问学课堂的“让”,让的一定是学生真正有价值的思维空间。当“差异化”目标分解到课堂时,学校的教育教学应该是了解学生的差异,给予相应的支持,让学生在学校的教育过程中,都能够被激发出最大的能量,呈现最好的学习状态。

通讯员 许红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见习记者 贺东婷

摄影 罗皞

校对 盛媛媛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rebet雷竞技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