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 > 

唱《少年》的南京校友、“学霸合唱团”团长走了

22日,上海交通大学发布消息,我国著名的土木工程专家、工程教育专家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刘西拉因病医治无效,于21日在上海逝世,享年83岁。

“学霸合唱团”团长走了

刘西拉长期从事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以及工程结构可靠性研究,潜心育人、躬耕教坛,为推动土木工程学科发展,以及人才培养作出了重大贡献。

“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时间只不过是考验,种在心中信念丝毫未减”。2021年初,来自央视网络春晚上的节目,一曲《少年》让无数网友认识了一群来自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艺术团的“老牌学霸”。当时记者曾采访该团。

他们白发苍苍,动作间却青春洋溢,让许多网友感慨,“看得我热泪盈眶,唱出了不一样的人生,但只要活得精彩,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这个“学霸团”的团长正是刘西拉教授。当时记者曾采访该团2008年,他与爱好音乐的校友成立了清华上海校友会艺术团。刘西拉的故事再次刷屏。

和妻子因音乐结缘,

携手为祖国奉献

这支艺术团的成员都是清华大学理工科的学霸,其中有很多人都是从校园走到婚姻殿堂的眷侣,他们在清华毕业之后揣着科技兴国的梦想走向祖国的四面八方,扎根基层,报效祖国。他们以身许国,无愧芳华,他们的爱情故事历经风雨,真挚动人。

演唱《少年》时,与刘西拉一同登台的还有他的妻子,交大电气工程系教授陈陈,夫妻二人伉俪情深,一直是同学眼中的“金童玉女”。刘西拉清华大学1957级土木工程系的学生,陈陈1956年凭借数理化三门满分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电力专业。当陈陈说起选这个专业的原因,她说自己就想将来搞三峡工程,想站在山头上看周围一片光明。

在清华读书时,他们一个是清华大学乐团首席小提琴手,一个是钢琴队队长,“当时他们老是一块在琴房练习,大家就以为他们在一起了,其实一开始就是因为演出训练结缘。”

刘西拉和陈陈在清华度过了6年本科和5年研究生的大学时光,1967年,两人毕业时正赶上国家三线建设,他们被分配到了四川,投身国家西南腹地的建设。每周唯一的休息日,刘西拉都会去探望自己的爱人。在成都的刘西拉和在德阳的陈陈却依然相隔71公里,坐绿皮火车也要一个多小时,骑自行车要三个半小时。

2019年,央视纪录片《往事如歌》摄制组曾在上海用了一年时间拍摄了他们的故事。在纪录片中,刘西拉深情地讲述着他的爱情故事,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因为爱人陈陈喜欢弹钢琴,他向同事借了一台闲置钢琴,找了几个清华的同学帮忙,用架架车推了三里路把钢琴送到陈陈面前。

回想起当年的艰难,刘西拉说“我们如果再有一辈子,会不会比这辈子过得好,很难说,因为我们不一定有这个机会,能看到中国的跃进。

毕业后,刘西拉响应国家号召被分配到四川一家建筑科学研究所,当了一名技术员。为“深入基层去学东西”,刘西拉在工地上和工人们同吃同睡。正是在这里,刘西拉取得的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后来,每当有学生向他请教“如何尽快体现人生价值”时,刘西拉都会善意提醒学生们,“不要想着尽快往上蹿,要反过来往下走,到基层去,使命感会告诉你答案”。

据悉,刘西拉年逾八十时,依然坚守在教学一线,他把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他所热爱的工程教育事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工程科技人才,为祖国奉献自己的一生。

他还是南京校友,

回母校忆青春

刘西拉,还是南京田家炳高级中学(南京市第二中学)的校友。曾经在网络春晚演出现场,团长刘西拉说:“为什么我们老人聚在一起唱歌?我们心里有一种爱,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人民。因为爱,我们奉献自己宝贵的一生;因为奉献,我们得到了很多快乐!”

“不需要你认识我,不渴望你知道我,我把青春融进了祖国的江河……”在南京田家炳高级中学八十周年校庆典礼上,一位银发老人慷慨激昂地诵读了上面的歌词。台下的校友们纷纷感慨,这哪里是一位古稀老人,这简直是一个追风少年!2012年前后,刘西拉就曾回母校南京田家炳高级中学为学弟学妹们演讲,此后,2015年、2017年、2019年多次回到母校并为在读学子开讲:讲述他在海外求学的历程,回忆他在南京市第二中学校园里度过的青春,叙说他在深山老林里为祖国基建无怨奉献的岁月……归纳起来,就是一句:青春无悔怨,报国路漫漫。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张楠

校对陶善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