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 > 

考场佳作|“限定时间”内闪烁思维火花! 江苏高三学子期末考试优秀作文来了

编者按:新年伊始,扬子晚报教育周刊推出《考场佳作》栏目。我们将选择省内各中小学校考场中涌现的优秀作文,并邀请专家名师点评赏析,与您一起分享这些学子在“限定时间”内闪烁思维火花的佳作。本期我们从无锡、南通等地高三学子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优秀作文中,选择了数篇佳作刊登。

无锡高三期末考试作文题目: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人都是发言人,个个都可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权威似乎被消解了。但我们在公共写作或者说服他人时,不引用中西方经典,不列举古今名人、专家的言论,不说大多数人的意见,不称“老话说得好”,似乎就会觉得底气不足……你如何看待上述现象?

打破“顽石”才可成为“宝玉”

无锡市第一中学高三(1)班陈夏

“从古至今,哪个不是杜撰的!”当“颦颦”二字遭受质疑,一向敢于表达自我的宝玉如是抗争。也正因为他的自信,以及敢于藐视经典、打破顽石的不羁,贾宝玉才真正活成了读者心中的“宝玉”。

宝玉的潇洒,也可给自媒体时代的我们以启示。经典的智慧,固然应当为我们所汲取;但过分依赖经典,乃至底气不足、不敢发声,则有如顽石当道,阻遏自我的表达。唯有吸纳经典精华,又能打破权威的顽石,我们才可成为如玉般晶莹耀目的发言人。

反观当下,为何我们不称一句“老话说得好”,便显得底气不足、难以服众呢?究其根源,还是因为那无形之中如大山一般压迫我们的权威,造成了我们思想上的芥蒂。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金话筒,但一个人的声音实在微弱,我们的话语只是自我思想的孤证。于是有了依赖,有了对权威的盲从,有了对引用一句经典加以佐证的迫切需要,而这一切都只会让那权威的“顽石”更加壮大,让自我的表达越发苍白。

因而唯有消除对权威的盲从,打破顽石,才可让自己剔透的思想得到更好的表达。其实经典之前何来经典?专家便一定权威吗?经典的价值,并非岁月的洗刷与印证,而是那最初的思想的凝结。诚如宝玉所言:“哪个不是杜撰的?”而关键在于说得在理、撰得会意。同样,自媒体时代的我们,也可以通过自我的表达,成就新的经典。青年女教师凭一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唤醒无数人对诗和远方的热望;爆破工人陈年喜用最朴实的字句书写生活,他的诗集《炸裂志》在一块块山石的炸裂中供不应求。反观大多数人的困境,倘若囿于权威、不敢发声,何异于舍本逐末、丧失自我?

除却盲从权威,当下人们对于权威过分依赖的另一根源,兴许正是权威的消解。“人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韦伯的比喻,揭示了如今“诸神之争”造就的精神困境。人们消解权威,却又难以忍受自我一人的孤独,没有面对质疑的勇气,于是更加依赖权威,不敢表达。

对此,我们应当重新构建对权威的理解与尊重,并将其化为己用,让自己的思想之玉更为玲珑。谛听孔子“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我们会重获内省的智慧;默诵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我们更将添一份稳健,多一份旷达。打破权威并非全盘否定,唯有真正吸纳经典、尊重权威,我们才能摆脱权威的束缚,成为独立表达的个体。

重温宝玉之言,我却愿人人都能在为权威所迫的自媒体时代,不要消解权威,而是消化权威;不要追随经典,而要成为经典。正如只有打破顽石,才可成为宝玉。

点评:由《红楼梦》讲到自媒体,“颦颦”之例随手拈来,这就是阅读的力量,能读、会用,既可启迪写作,也在启示人生。文中能将各个层次的论点清晰地提取出来,串点成线,并将其化为己用,都集中地指向中心论点,条分缕析,清晰透彻,体现了作者善读书善思考善化用的能力!

——无锡一中德育处副主任,中学高级教师姜翼

纸话筒

江苏省天一中学高三(4)班方思涵

把一张白纸卷起放在嘴边,你的声音就会被放大数倍,向全世界喊出你高扬的观点,而当所有人都举着纸筒高喊,整个世界便会淹没在驳杂的声浪中……这时有人跳上高台,举起字纸,拍拍话筒,你看见他身后黑糊糊一片,先贤幽灵典籍书刊和最要命的“大多数”飘荡在空气里、堆在他的脚下,然后你感觉你的白纸皱起来、缩下去,他讲的似乎好对。

这个时代是人人都有话筒的自媒体时代,是爆炸的数据信息膨胀人人脑中气球的时代。往往是新观念在和传统吵架,企图用自己的大脑打败陈腐不堪的守旧派。婚育、贫富、娱乐……人人都能通过唇舌于网络找到自己的价值,人人乐于反刍、表达,一派活跃风气。当社会话题苏打气泡般浮现,公众情绪放大、部落冲突,纸话筒举起——啪!——气泡破掉了。他们所说的直截了当的观点是他们不假思索的情绪感受,大部分时候,这种情绪亦是对半的公众情绪,他们共享一个巨大的纸筒。

然而我们大部分人不是社会学家或思想家,经过理性滤镜的情绪会变成一个概念,单薄得无依无靠。为之寻找论据无可厚非甚至是必要之举,而为自己的纸筒注入金属,寻求先哲的帮助也并非一味追求权威,这种追求往往是寻求认同、寻觅对自己有利的证据。当我为自己寻找支点时,我找到的一切决不会与我的初衷相悖。一如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所言(你看,我也在寻求认同):“离群索居者,不是野兽,便为神明。”人群是人的处境,即使人人都有话筒,他们也要将自己与众人及众人认同的观点挂靠。经典有其永恒性,其概念的由来便在于它在任何时代的合适语境中都可使用。引用是一种一体两面的手段,问题只在如何运用。

在话筒时代中最重要的便是保持思想的独立性,屹立于时代浪潮中不倒是以根基稳固。一味排除异己与一味咽下肉糜都是对思维领地的不尊重。前者如恩格斯所言“仅仅将其抛去”,而没有思考“如何发生”与“坏在何处”;后者不加思索地接纳便是叔本华谶言的背面——让自己的头脑成为他人思想的跑马场。有了独立反思的能力,便能将白纸变为字纸,将跑马场的所有权收归己有。任何论据的填补只是我头脑中自我观念的外延,于是我就此挺立时代潮头,不言而得之。

巴别塔的重建容纳的不止单一语言,无数纸话筒将作为地基推动其螺旋上升。当独立思想灌注于我们的唇口,话语体系的多元将重新构建。无脑攻讦的时代将土崩瓦解,那是一个更加有序的明天。

点评:本文在语言表达上颇有几分“杂文味”,嬉笑怒骂,文学化的描写与情境化的议论熔于一炉,既有知性,又有诗性。更难能可贵的是,小作者对社会的洞察深入而细微,概括准确而形象;关于自媒体时代有自己独到的思考,但思维的逻辑性和语言的严谨度尚需要完善。另外,通篇多是议论,缺乏例证支撑。

——南京十三中语文高级教师,校园作家季江勇

南通高三期末考试作文题目: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Ⅱ提到:补丁,既是一种修复的行为,又是一种哲学的思考。你对此有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写一篇文章。

彩衣之美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高三(19)班张汧

在生命的最后一幅画里,墨西哥女画家弗里达在其油画中火红的西瓜瓤里,以无限的热情挥就这样一句话:“人生万岁!”她以温情与热爱的精细针脚,为其残缺的身体与心理,添上最后一块补丁,抹上最后一丝希望。

诚如康德所言:“大海之所以伟大,除了它美丽,壮阔,坦荡外,还有一种自我净化的功能。”好比人生是一场精神的远洋航行,“自我净化”消化的便是思想上的负担,心灵里的镣铐,而补丁,恰是自我净化完成的标志。

所谓补丁,其实是人的一种能动机制,毫无例外,人是情感充沛的生物,正是因为“闻小儿弃之于井”会心生忧愁;观长江滔滔会叹“吾生之须臾”。所以遗憾失意时有发生,给人生的彩衣烫出一个个疤痕,而补丁的巨大功用便是完成一个个窟窿的修复,给彩衣添上几朵金丝描边的花样。而从实际上讲,补丁又是一种保护机制,为防止人体因长期受挫而一蹶不起,会主动引导人们寻觅希望,分泌激素促进人们越战越勇。

然而,诚如补丁的功用如此积极,却还是需要注重其整体的观感。彩衣上补丁的出现是要有漏洞所在,起救急的作用,可若是彩衣全然被补丁所掩,失其本真,那便就是本末倒置,喧宾夺主了。

弗里达在弥留之际振臂高呼“人生万岁”之时,那也是因为她已然为此做出了最大的努力,而不是沉迷于做一个缝缝补补的“裁缝”,蜗居在灰暗一隅,沉湎于因“修复”带来的虚假快乐。她选择站出来,向世人展示那件因零星补丁而更加夺目的彩衣。

面对亡羊补牢,我们是唏嘘的。而这一切,皆源自对补丁的清醒认知。究其根本,我们在使用补丁时,也在思考,纵观人生这件彩衣的整体概况,思索下针的位置,所补的纹样,甚至于补丁的去留,毕竟无遗憾不人生。就如破洞裤的流行是时尚使然,而生活中,有时留下破洞作警示,或可为了下次更好地前进。

彩衣之美,不在于纹样的丰富,补丁的多少与好坏,关键在于其人,唯有精神实体的丰盈婀娜,方才使其夺目无比。

至此,弗里达虽病体孱弱,却精神充盈,补丁于她,是其锦上添花的绒花。于是,她身着人生的彩衣,步履娉婷,走向生命的谢幕。

点评:本文最大的亮点是用“彩衣”的比喻贯穿全文,并用“墨西哥女画家”多次引入使文章给人一种整体构思感。而文章层次的递进也让文章呈现出论证的立体感和观点的思辨性。美中不足的是,“补丁是哲学思考”没有点透,当然,作为考场作文,瑕不掩瑜。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语文教师,中学高级教师顾海燕

阙与补的张力

江苏省南通中学高三(18)班杨馨蕊

曹文轩在谈及文学创作时曾说:憧憬与扑空构成一对永恒的矛盾,这种矛盾形成一种张力,而张力则推动着生命。

在《红楼梦》中,我能尤为深切地体会到这种张力。这段繁华又易碎的梦常常是“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至”,儿时初读的我,也曾因结局的遗憾而转向阅读更皆大欢喜的续本。由此便可理解我们在文艺创作中的“补丁思维”:文学作品是一段时代、数场人生被以文字的形式简练、明了地叙述于纸上,在这种全局观的上帝视角下,我们很容易看见其中的种种缺憾与主角每一次人生选择的不足,而人生来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则驱动着我们去给它们打上补丁,以改变原先的不圆满。

然而文学如此,人生却不然。有人说人生如局,人人都是当局者;在我看来人生却更像一条永不停息的河,我们皆是“河中人”。往往,我们被河流裹挟着向前,没有机会也没有能力看清前路的礁石,总在碰壁之后才发觉自身已伤痕累累,而后悔往日的自己做出的那些已再难逆转的抉择。

那么,充满迟滞性、部分出于悔意与歉疚的“补丁”是否毫无意义?实则,我们不必将补丁的概念看得如此简单。补丁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工具,更是一架桥梁。人生的缺漏不可避免,但正因缺漏与自身期望间产生的差距,我们才得以获得前行的动力。补丁在哲学的思考与正确的运用下,可以成为砖石,由过去出发,延伸到现在,以至未来。

补丁自身的存在,就已是对过去自我的超越。巴尔扎克曾将苦难定义为弱者的万丈深渊、智者的镜子、强者的垫脚石;有勇气回首看自己的不足,有能力站在高处审视自己的人生抉择,事实上就已意味着我们已离开旧日所居的山谷,而来到一座新的高峰。意识到自己的过去需要补丁的填补,这种张力能带领我们告别曾经,避免在错误的深渊中继续下沉。

补丁,是过去给予当下的生存工具。人人皆想拥有洞察过去、预判未来的上帝视角,但人人又都孤独地前行在当前的浓雾之中,转角处是美好还是苦难,都不可得知。在这种未知的演化进程里,前人打下的一个个补丁,能成为我们穿行于雾中的抓手,是过去赐予当下的一双眼睛。一万个人将面对一万种人生,又也许有一万种不同的解决方法,而每一种补丁都是为人类种群凝聚而成的智慧之火添加柴火,今天的我们、明天的后代,都得以采撷一缕火光,获取一份希望。

补丁,终将成为铺向未来的砖。在如今的视角下,很多过去的缺憾似乎已不能挽回:尽力维持的世界和平也再难唤醒那些湮灭于战争炮火里的亡灵,植下的一棵棵树种也无法追回已然消逝灭绝的物种。即使如此,我们仍然有修复的信念,仍未放弃对人类共同心愿中美好未来的追求。今天我们所打下的补丁,是为未来创设一个尽可能圆满的过去,即使我们无法保证今日能变得像大团圆的文学创作一般绚烂,但此刻写下的一章,总会为下一章开辟更广阔的可能性。

阙与补之间构成的张力,超越时空的限制,指引着我们的前程。纵然力量微薄而前路未知,即使不可避免失望与希望的交替轮转,我们都可以视补丁为检验自我的方式、处理困难的工具、连结未来的道路,更勇敢地看向明天。

点评:小作者由曹文轩的文学观引出问题,又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进入议题“补丁思维”。从文学联想到人生,纵横捭阖,收放自如。摆脱了一般考场作文的窠臼,行文优游而从容,语言老辣而别致,有自己独特的思考与话语风格;彰显了广博的阅读面和文化气息。遗憾的是,本文没有对“阙与补”的辩证关系进行深入阐述。

——南京十三中语文高级教师,校园作家季江勇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