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 > rebet雷竞技

“新式拆分”: 三家医学院在大学名义下恢复“独立建制”!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想不到在医学院的发展上体现得极为鲜明。70年前,我国建立起了完备的医学教育体系,那时的医学院校一般称为医学院或卫生学校,经过多年发展之后,各自升级为大学和学院。这些医学院校在促进医疗事业发展、保障人民健康方面功在千秋。

在20多年前,独立发展了50年的医学院校却身不由己地卷进到高校合并大潮之中,不少医科大学被压缩为二级学院,瞬间矮了半截,“五大天团”仅有“北京协和”硕果独存,其它四校成了合并的垫脚石。合并之后又过去了20多年,这些医学院又因为发展不尽如人意,重新走上了寻求“自主办学”之路。人们常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想不到医学院的发展却是二十年完成一个循环。

那么,新的“自主办学”之路又是什么呢?下面分析一下,也看一看几所医学院的合并与拆分的过程以及具体操作方法。

(一)合并后的医学名校陷入发展颓势之中,催生了“新式拆分”模式。

在合并大潮中,一大批医科名校成了综合性高校的“医学部”,或是被浓缩为综合大学里的“医学院”,比如北京大学?医学部、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浙江大学医学院、中山大学医学院、华中科大同济医学院、武汉大学医学部等。

由于合并的目的是做大综合大学,并非做强医学院校,所以一些医学院在合并之后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合并综合征,受制于各种因素,有的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渐渐“掉队”了退步了,比如湘雅医学院、齐鲁医学院等。看着昔日的名校逐渐沦落下去,人们十分着急,不断呼吁恢复这些医学院校的独立建制。

这些院校自身也在寻找快速发展之路,但身不由己,说了不算。在第二轮“双一流”遴选之中,相关高校面临毁掉名牌的压力,不得不再重新审视当年合并所导致的现实,再次启动改革程序,力图扭转医学院校实力下滑的颓势,于是出现了“新式拆分”模式。

(二)合并名义下“自主办学”,为“新式拆分”提供了现实版的借鉴。

如果仔细观察医学名校合并之后的情况,实际上可分为两类。一类完全彻底地合并进新的大学。合并之后,原来的建制被拆散,附属医院也成为大学附属医院,与医学院平起平坐、互不隶属,湘雅医学院和齐鲁医学院等即是如此。这些合并后的昔日医学名校,在获取办学资源方面失去了渠道,在遵从医学发展规律等方面丧失了自主权,渐渐出现力不从心的状况,逐渐被后来者超越。

一类是名义上合并,实际上保持独立。原来的医科大学被整体压缩到大学这个大的框架之中,基本保持原来的整体性完整性。其共同特点是,经费独立,招生独立,办学独立,与综合大学是一块牌子、两个实体,在一校名义之下过着自己的小日子,即“名合实分”,具有“自主办学”之权。比如上交、浙大、复旦、北大的医学院或医学部,已经超越传统的“五大天团”而成为“医学新贵”。你去查阅一下相关资料就知道这一点。北大医学部不仅单独招生,北大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也只是本部的数据。

虽然都是合并,但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却大有不同,一类没有“自主办学”之权,一类仍有“自主办学”之权,结果是前者发展处于颓势之中,后者在发展中实现了超越。两厢对照,那种体制机制更适合医学院校的发展,也就成为了明摆着的事情。

(三)三所医学院遵从规律重新“拆分”出来,并创造了新的模式。

20多年的合并实践足以让所有人反思,也让合并后的医学名校在对比中有所发现,一些医学院校重新走上了“拆分”之路。到目前为止,除了“名合实分”的几所医学院校继续保持“自主力学”体制机制之外,又有三所综合大学的医学院效仿这种模式,重新从大学里“拆分”出来,恢复“自主办学”模式,并立竿见影地显现神奇效果。

齐鲁医学院——在2017年9月庆祝齐鲁医学100周年之际,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部正式更名为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山东大学附属医院也随之调整,分别加上“齐鲁”二字,比如山东大学齐鲁第二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口腔医院、山东大学齐鲁生殖医院等。

表面上虽然只是几个字的变化,实际上的变化可就大了。这表明,与医学相关的机构重新组合成一个整体,恢复了合并之前的山东医科大学整体建制,只是名义上还保留了山东大学的牌子。调整之后的齐鲁医学院,立即上升为由省部共建,相当于一所省属高校。“独立办学”仅仅四年的时间,齐鲁医学院的临床医学就入选第二轮“一流学科”建设名单,“自主办学”显现出神奇。

苏州医学院——齐鲁医学先行一步,苏州医学紧跟其后。2021年7月,苏州大学医学院更名为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拆分”方式与齐鲁医学院一模一样,全面恢复原来苏州医学院模样,也立即升格为省教育厅、省卫健委、苏州市与苏州大学四方共建。苏州大学发布的《关于深化苏州医学院体制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规定了“权力应授尽授、经费统一核拨、指标综合下达”的原则,在七个方面推出创新举措,助力苏州医学院的发展。

七项措施是:学科自主布局,招生指标单列,财务独立核算,人才培养方案自设,科研管理模式自定,组织人事管理权限下放,资源保障充足。除了仍然戴着苏州大学这个大帽子之外,苏州医学院俨然是一所独立建制的省属高校。

苏州医学院源于在1952年院系调整中成立的苏北医学院,1956年更名为南通医学院,1957年迁至苏州办学,更名为苏州医学院,1981年成为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0年4月并入苏州大学而成为苏州大学医学院,可见与苏州大学并无历史渊源关系。苏州医学院办学历史可以追溯至1912年3月清末教育家张謇创办的通州医院附属医科学校。

河南医学院——3月份,郑州大学?发布《郑州大学医学教育体制改革方案》,郑州大学医学院正式更名为“郑州大学河南医学院”,并与郑州大学医学科学院合署办公,一个班子、一套机构、两个牌子,既是效仿“北京协和”模式,也是效仿“名合实分”体制模式。

为何要“拆分”?有位专家说,合并之后河南医学发展很快,但全国各地医学院发展更快,河医已经感到跟不上发展步伐。如果再这样下去,再过几年会成什么样子?你在发展,人家比你发展更快,将来不堪设想!在2021年9月,郑州大学的临床医学这个“一流学科”被要求“整改”,当地立即投入50个亿的巨资。为了保住临床医学这个“一流学科”建设点,接着又启动了医学教育体制改革方案,这就是重新拆分为河南医学院。

河南医学院于1952年10月在全国院系调整中由河南大学医学院独立成校,隶属中央卫生部,1958年秋迁至省会郑州,1962年并入洛阳医学院,1984年12月更名为河南医科大学,2000年7月合并到郑州大学。

(四)湘雅医学院何去何从,是否也需要重新“折分”?

从三所医学院“改弦易辙”,重新“拆分”为“自主办学”医学院的情况看,应该给同样陷入发展困境的湘雅医学院以启示。湘雅医学院是否也要重新走上“自主办学”之路,从中南大学独立出来,变成省部共建的医学院呢?这值得观察和期待。

合并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而不是追求形式上的大而全。合并也是一种探索,效果好就坚持下去,效果不好就该果断推倒重来,一切要有利于医学院校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培养优秀医学人才,有利于促进医疗健康事业。在内涵发展成为刚需的情况之下,曾经被合并到综合大学里的医学院校,探索出一条有利于自身快速发展之路,成为一个不能回避的现实课题。

从20多年的实践看,“名合实分”的医学院多数发展得不错,证明了“自主办学”是医学院校发展的正确之路,齐鲁医学院、苏州医学院、河南医学院重新恢复建制,创造了“新式拆分”模式,既维持了合并的“面子”,也找到了快速发展的“里子”,可谓两全其美,值得其它高校效仿。

应该正视合并之后湘雅医学院的现状,先是丢失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后是一而再与“一流学科”失之交臂。现在虽然也在努力改变现状,但如果体制机制不改,估计不会有大的起色。湘雅医学院完全可以像齐鲁医学院、苏州医学院、河南医学院一样,将原来被拆分的医学部分机构重新组合起来,恢复原来医科大学模样,实行“自主办学”,并上升省部共建单位,发展前景应该会更好。如果再坚持目前的模式,如果湘雅这个牌子倒了,谁也承担不起这个历史责任。

网友们,从目前情况看,被合并的医学院校极有可能效仿齐鲁医学院等“新式拆分”模式,恢复“自主办学”体制机制。不知你们对此有何见解,欢迎留言讨论,以供网友们参考。谢谢阅读与关注。

(本文为原创,“教育透镜”首发和唯一发布;本号未在其它网站设立相同账号或其它账号;文中资料与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让湘雅恢复“独立建制”的呼声为何不断?

医学“五大王牌天团”:能否在新一轮“双一流”中团聚?

为何:北大、复旦医学单独招生,华西、湘雅医学则不是?

郑大“一流学科”临床医学处于什么水平?

全国7所溯源最早的医学院,现在综合实力如何?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rebet雷竞技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