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 > 院校

清华海归博士孙夕庆, 被羁押1277天后无罪释放

清华学府是我国最顶尖的大学学府,也是全国学子心中的梦想院校。能够成为清华大学的学生几乎是所有家长及孩子的愿望,所以清华大学毕业的人身边总会有很多羡慕他们的人,更不用说我们故事的主人公头上还带着归国博士、返乡发展的光圈了。

但就是这么一位优秀的人才,却被利益场上的争斗旋涡卷进了洪流,在饱受了三年羁押之苦,并经历了114次的艰难上诉后,他才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走出了那个令他煎熬了1277天的苦难地。

这位得到光明的受难者,叫做孙夕庆。

归国清华博士被冤,终于出狱让人震惊

2017年7月11日,孙夕庆被潍坊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以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罪名,判处有期徒刑三年零六个月并处罚金10万元的处罚。

孙夕庆作为一个中国顶尖学府的博士毕业生,又是海外进修回来建设国家的科学家,怎么就会因为偷税的问题而锒铛入狱呢?

一时之间“清华博士被押入狱”的新闻如柳絮拂风般漫天飞舞,难证清白的孙夕庆首先承受着关押的灾难,随即又被铺天盖地席卷而来的舆论压得喘不过气。

虽然身心遭受了巨大的创伤和打击,但孙夕庆始终坚信自己的清白:“我只是科学研究者,只是想为建设家乡献一份力,我问心无愧,为什么要遭遇这些不公平?”

在被羁押期间,孙夕庆一直没有放弃上诉,为了弄清事情的真相,找到确凿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清白,孙夕庆前前后后地找了不少资料,翻看了很多与自己相似的案例。坚定而又坚决地不肯低头认罪,即使外界 的传言早已将他的盔甲击碎,但骨子里的清白使他强忍着伤痛为自己遍寻清白。

皇天不负苦心人,2017年的11月,在被关押了四个月之后,在经历漫长的上诉、审判这些复杂的程序之后,孙夕庆终于看到了曙光: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经过查验孙夕庆找到的证据和疑点,判定对孙夕庆案件的一审判决并不符合法律规定,其中结果还有待审判,由此决定了该案件发回重审。

孙夕庆也因此暂时摆脱了“罪犯”的身份,但这并没有让他感到轻松多少,因为要彻底洗清罪名他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虽然孙夕庆在法律上仍然是刑事拘留的身份,但他对二审充满了信心。

因为这一次他不再是被动,他将案件的情况了解得清清楚楚,相关的法律知识和辩诉证据他都尽可能地准备好了。这个为自己伸冤的机会对他而言何其重要,他绝对不能错过。

2019年8月,在此案件的第114次庭审上,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定孙夕庆罪名不成立,并宣布将他当庭释放,这场正义与邪恶的战争在长达两年的反复对簿公堂之后终于迎来了正义的胜利。

长达三年的身心折磨,1277个难以入眠的日日夜夜,长久离开自己热爱的工作岗位,失去拼命打拼的公司成就,过去这段灰暗时间的损失,孙夕庆认为应该有人来负责。

但是他并不是想要钱财的赔偿,而是觉得自己应该要获得“相应的一心将他送进监狱的人”应有的道歉以及帮助他恢复自身的名誉。

出狱以后,孙夕庆通过法律程序要求潍坊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法院赔偿侵犯他三年多来人身自由的赔偿金、精神损失费和经济损失等共计2.06亿元以及要求法院方面为其赔礼道歉、恢复名誉等需求。

2019年10月18日,山东潍坊市高新区法院以官方的身份宣告了孙夕庆的清白,同时还让法院的副院长出面,用公开地方式公布来恢复他的名誉,并且向他真诚的道歉,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决定赔偿了他54万元的损失。

看起来这场冤假屈案终于是落下帷幕了,但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大的误会呢?

事实的真相并非那么简单,法律也有被坏人利用的时候,浅显事实背后的缘由是商场中的利益旋涡导致的。

要想弄明白整件事,还要从孙夕庆这个人谈起。

求学得果,终想回国

1964年,孙夕庆出生于山东潍坊一个十分普通的村庄,他自小便十分热爱学习,既刻苦又认真,再加上有些许的天赋加持着,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十分地优异。

1982年的高考结束后,孙夕庆一举考上了清华大学的半导体集成电路专业。

在那个年代大学生都是十分吃香的了,更别说我国的最高学府清华大学了。考上清华的孙夕庆一下子成为了乡里乡村的香饽饽,家里有孩子的都拿他当榜样。

但受众人追捧的孙夕庆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他满怀期待地来到了北京,开启了他长达小半生的科研之旅。

当时半导体集成电路的相关研究在我国还处在难以攻克的阶段,可以说孙夕庆选择了这个专业以后他的学习之路是非常艰难的。因为前人的知识还比较浅薄,后人的知识又还等着他的研究,但他没有放弃,专心致志的学习为他带来了不朽的收获:在当年把更加节能的LED灯应用在路灯上并加以推广使用。甚至因此,不少的人把他称作中国的“LED之父”。

与其说是天赋异禀的孙夕庆选择对了方向,不如说是他的努力和刻苦为他带来了荣光,在清华大学就读时,他在攻读博士期间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带有光探测器的微静电马达。这充分证明了他在科技发展的道路上充满了可塑性,也证明了他的坚持有了收获。

1993年,孙夕庆获得了清华大学的微电子学博士学位,尽管在清华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虽然已经有“一大箩筐”了,但他还需要足够的实践经验来支撑他的理论框架,这样才能支持他在研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几番思考及打算后,孙夕庆先后在日本和美国进修了相关的专业知识,不仅如此,他还在进修期间担任了许多科研相关的工作,这既解决了他的温饱问题,又为他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做了保障。

可以说,这个时候的孙夕庆不仅吃穿不愁,更有着自己喜欢的,甚至令人骄傲的工作,但中国人讲究的是“饮水思源”。孙夕庆来自中国,长于中国,学于中国,他的“根”在中国。

远在他乡的进修和工作让孙夕庆有了扎实过人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功底,他认识到要想做好科研工作,就必须有这些知识作为基础的支撑,但仅仅只有他一个人做到那是坚决不够的。

我们国家之所以在科学研究和科技发展的道路上一直赶不上美国等国家,就是很少人明白这个道理并将其付诸实践,他要为他的“根”做出自己的努力。

意识到这一点后,孙夕庆毅然决然决定回国发展,尽管他十分清楚,现在的生活对他而言已经是曾经难以想象的好日子了,但他更深刻地明白:祖国的科技发展关乎更多人的未来,他授之于国,亦要报之于国。

回国创业,贡献卓越

2002年,孙夕庆回到了祖国的拥抱,他一边创业一边继续搞科研,想要为祖国的研究事业出一份力:他一直从事的研究项目是光电子,该项目主打的就是节能减排,要是能够利用起来大规模的在中国发展,不仅保护祖国的自然环境,也是国家和人民的一大福音。

回国后的孙夕庆和一位美籍台湾商人在江苏扬州成立了扬州华夏集成光电有限公司,两个人合作的还不错,属于是你有头脑资金,我有技术能力,合作共赢下公司的发展算得上红红火火。就这样孙夕庆和朋友专心做公司后没过多久,他的家乡山东潍坊市政府向他发出了一份诚挚的创业邀请。

本来就是想为国家为人民做点什么的孙夕庆几乎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这个请求,他谦虚地表示:“并不是说我的能力多么强大,而是我既然在国家的支持下学习了一点东西,就应当回报给国家。”这是一种中国人骨子里都有的责任感。

但责任感并没有让他冲昏头脑,先前说过孙夕庆在国外参加过相关的科研工作,再加上他与朋友经营公司的经验,孙夕庆十分清楚市场和科技的发展局势,仔细权衡之下他深刻明白自己的力量还是太微弱了。

于是他联系了与自己一同从国外回来的七位博士,与他们一起在潍坊创立了中微光电子(潍坊)有限公司。

获得了市政府大力支持的孙夕庆很快地就与伙伴们将公司建立起来了,政府为了保障他们的用地需求,特意划分了590亩地给他们。不仅如此,在其他资源需求上因为有了国家的帮助都能很快地获得满足。

那时的孙夕庆雄心万丈,满心满意都是为祖国、为家乡,为了所有支持他的人以及多年的努力而继续奋斗,他立志要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做全世界最好的光”。这不是一条好走的路,那束光也不是一束容易点亮的光。

孙夕庆的公司当时主要是生产激光器,最初的一段时间公司的产品效益和研究成果都基本上达到了他们自己计算的预期。

可是激光器是光通讯中的一个关键的元器件,要想自己做出节能减排的LED照明装置,就需要攻克另一个真正的难题:LED芯片的研究制作。

因为LED照明装置的真正核心物件是LED芯片,但当时在我国根本还没有人能自己发明出来,所以孙夕庆公司的芯片都是从国外购买的,这样一来不仅成本高、容易受到国外市场的限制,对我们的相关产业的发展也是很不利的。

尤其是对一心想发明出这样一束光的孙夕庆来说,这个难题必须解决。

孙夕庆不仅一心扎入相关的研究当中去,还耗费了巨资从美国购买LED芯片的关键设备来帮助他进行研究。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在2006年成功研制出了LED芯片,然后在市政府的帮助下在潍坊市安装了LED路灯。

这一成果创造了中国第一条由LED等铺就的道路——首款100瓦大功率半导体发光二极管路灯照明系统,这个发明后来被广泛应用,我们现在的很多照明系统都有它的功劳。

孙夕庆的研究成果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巨大反响,它使得潍坊成为了世界上第一座LED城市,也让孙夕庆本人名利双收。

不仅如此,孙夕庆的公司还在业内率先攻克了LED应用中的散光和光衰等技术性难题,这对LED路灯在全国乃至全球的推广当中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也让他的公司成为了全球LED灯最大的制造商之一。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孙夕庆的公司也在业内有了很大名气,甚至达到了上市的要求。

自己的研究取得重大成果,公司也正在积极准备上市,那时候孙夕庆的前途怎么看都是一片光明。

谁都没想到意外就这么突然降临了。

利益场上,争斗旋涡,蒙受冤屈

引发意外的不是别人,正是孙夕庆刚回国时和美籍台湾人共同成立的那家集成光电公司。

当时成立中微光电子公司的时候,潍坊市的当地政府希望孙夕庆的公司能够有外资融合,这样不仅可以为新公司的成立带来很多便利,也能推动潍坊市的经济发展。

由于孙夕庆本人在创建新公司的时候,他所融资的部分基本上都是来自原先的外资公司的,所以他没有多想也就同意了这个建议。

但是就是这个仓促的决定为他此后遭遇的祸乱埋下了隐患。

当时的中国国情比较的复杂,在国际形势上处在一个更复杂的位置上,既害怕与外国的关系处理不对,又害怕重走闭关锁国的老路。

总之这个形式对孙夕庆的直接影响是:有外资融合的新公司中微光电子公司暂时没有办法上市,并且遥遥无期的上市时间让孙夕庆和股东们都如同遭受当头一击。

前者受到的影响是公司短时间内很难再有继续壮大的路线,之前的研究成果也意味着难以有更大的作为;而对后者而言,他们更关心资金的流动,商人最看重的当然是钱,他们投入了资金支持孙夕庆,却无法获得应有的回报,甚至看起来明明大好前景的公司也上不了市了。

总而言之,他们没有再支持孙夕庆的理由。

此时的孙夕庆还想要将LED灯的应用再深入研究,为我国的节能事业再出一份力。他认为自己首先是一个中国人,再是一个科学工作者,最后才是一个商人。

但本来就不耐烦的股东们怎么可能会同意他的决定和做法呢?既然孙夕庆不听劝告不看局势,那公司的实权就应该掌握在他们的手中。

利益的旋涡愈卷愈大,孙夕庆和股东们的矛盾也愈演愈烈,他们都无法理解对方的做法,最终“刀剑相向”,可是孤身一人的孙夕庆怎么能是一整个股东大会的对手呢?尤其是对方是混迹商场多年的商人,很快孙夕庆就败下阵来。

股东们利用舆论对孙夕庆持续进行诬陷,四处破坏他的声誉。为了躲避风口浪尖和舆论的伤害,孙夕庆选择了出国去暂避风头。可就是这一去,给敌人留下了趁虚而入的空间。

在这段避风头的时间里,股东们联合起来,首先是利用舆论继续毁坏孙夕庆的名誉,让政府和人民对他失去信任,“三人成虎”这一词在此处真是上演的真真切切。

毁坏完声誉,股东们就直接向孙夕庆的实权、股份下手了。他们不仅将孙夕庆从他自己一手建立的公司里开除了,甚至还给他安上了“挪用公款”、“偷税”等七七八八的一堆罪名。

更为狠辣的是,他们竟然用那些莫须有的罪名将孙夕庆告上了法庭,甚至还准备了“充足的证据”

等孙夕庆从国外回来想要和股东们正面谈谈的时候,就已经无法逃出他们的圈套了。

尽管知道内情的人一看就明白他是被诬陷的,但谁都没想到事情的发展竟然如此严重,再加上从未想过会落得如此结局的孙夕庆丝毫没有准备,所以他毫无防备地被关进了看守所。

孙夕庆明确知道自己从未做过这些不合法的事情,但是优秀的科研工作者从不会把过多的心思花费在科研工作之外的事情上的,他原也没有那么多的心思和精力同利益场上的旋涡周旋。

但他终究是低估了对手的狠毒,他们力求将孙夕庆送入监狱,背后使出的手段不计其数,比较整垮了他,就再也没有人和他们做对了。

2017年7月11日,在“充足的证据”下,孙夕庆站上了被告席,对方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他从此成为了一名“罪犯”。

后面的事情在故事开头也浅略讲述了一下,不得不说虽然孙夕庆最终洗清了冤屈,但这些年他遭受到的折磨与不公平待遇始终给他造成了伤害,就算是恢复了名誉又怎样呢?受过的伤也不可能再恢复如初了,寒过的心也不可能再如当初一般热烈了。

孙夕庆的事情发生后,很多想从国外回国发展的科学家们有了担忧。

我国本来就在人才问题上资源短缺,这样冤屈的事情让大家都害怕回国后受到的待遇,有了顾虑,回国的脚步就不那么坚定了。

不过值得我们学习的是,虽然经历了诸多苦难,孙夕庆仍然坚定着为祖国的发展献一份力的初心,他准备重振信心,再次出发。

希望孙夕庆的例子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也希望有关部门能够给予人才们回国发展的一些相关保障问题。缺人才,所以要保护人才、爱护人才。他们在某些专业上是人才,但在利益洪流肆虐的商业竞争场上却很难来去自如。

但不管怎么样,爱国为国,不忘初心的孙夕庆,值得我们的尊重与支持。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