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 > 

是山东啊! 一在编大学教授被迫离职, 发千字文挥别17年教育生涯

大学教师社会地位高,工作稳定,收入不低,一般情况下应该不会轻易离职,而山东某高校的一个副教授却离职了。回想起离职这一年的状况,这位副教授仍然心痛不已。

近日,山东某高校的教师在网上发了一篇2000多字的长文,主要讲述了自己被迫离职的过程。

这位大学老师叫白雪(化名),18年前硕士毕业,她也是其母校的第一届硕士毕业生;当年经过人才引进成为了山东某公办本科院校的在编教师,工作之后与本校教师成家了,成为她的爱人这位老师比他晚一年来到这所学校。

白雪很热爱自己的工作,对待学生和教学都特别尽心尽职,也努力做科研写论文,几年之后升任副教授。

在这所院校工作了17年之后,也就是2021年,她的爱人拿到了省内一所“985”大学的调函。人往高处走,能从普通高校到“985”高校,这是一件值得可喜可贺的事情,可是,这对白雪个人来说却并不是什么好事,因为学校想挽留人才,在挽留不成之后对他们提出了一个对她来说是“晴天霹雳”的要求:他要走,你必须辞职。

她说,在看重编制的山东,学校的这个要求未免有些不近人情。

让白雪不能理解的有这样几点:首先,她自己没做错任何事情,在17年的教育生涯里她的教学质量评价得到了13次“优秀”,学校没有理由让她辞职;其次,学校当初的招聘宣传上写有“来去自由”的字样,现在这操作和当年的承诺自相矛盾;还有,她比她的爱人早到学校一年,不存在家属安置的问题,也就不应该被当作“附属品”抛弃。

最后,在2022年7月,在这所学校兢兢业业奉献了17年的白雪,带着对教育工作无限的眷恋,带着满腔的遗憾和无奈,选择了离职。此时,她已经44岁。

她用一句话来总结自己的这段经历: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我就从一个大学副教授彻底成了一个“无业游民”。听起来让人唏嘘。

离职这件事对她的打击很大,她一个星期之内就暴瘦了12斤,看见电脑上发出去正在审稿的论文,看着还没指导完的大创,想起在讲台上的点点滴滴,等等,她感觉到自己17的努力将全部化为乌有,她内心特别痛苦、无助。

然后她还是决定整顿心情重新出发,结果现实又给了他一击,她找工作屡屡受挫。她看过高校所有的人才引进,但绝大部分都有年龄和学历限制,她只有硕士学历,没有博士学历。

幸好,她曾学过画画,目前她已重拾画笔,希望通过绘画让自己实现经济独立。

这件事很快在网上引起了热议。

有人问她为什么不选择假离婚,这样至少可以保住自己的工作,其余的事情可以从长计议。她是这样说的:我不能被践踏了教师的身份,还抛弃了这个职业的尊严,要是重新选择,我还是会这样做。

她可能符合我们对真正的知识分子的认知,有着文人的清高,也许会屈服于命运,但绝不会丢掉骨子里的傲气和尊严。

有人问“真正热爱()教育的人为什么不能站上讲台”,她回复说:“高校的教学,现在指的主要是课程立项、完成教学类论文,以及带学生拿项目、参赛、获奖,课堂表现是次要的。”说到这个,她的语气中也透露出一些无力感。

这件事情也引起了很多人的深思。

明明很多人还是中青年,正处在拼事业的大好年纪,但在职场上却变成了老人,想重新找份和原工作以及收入都相当的工作很难。年龄歧视的现象似乎越来越严重。

作为教育工作者,老师的职业应该主要是教书育人,但大学似乎不是很重视这块,这让那些真正热爱教育事业的人很难自处,而很多大学老师讲课都是照本宣科,或者一个PPT用很多年。

还有,高校为什么不能大度一点,有人离职就有人进来,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为什么一定要用权力胁迫人?

这样的“附属离职”事情在高校似乎不是个例。江苏的一个大学也有类似的经历,他说:我于2011年入职南京财经大学,我爱人2017年入职,服务期满后我今年6月离职,但学校要求我爱人半年内自愿离职,并且将安家费、科研启动费退还。

至少,“来去自由”不应该是一句空话。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谢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