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 > 

课堂学田野用,济宁村官学校20年培养1200余名乡村“头雁”

记者李从伟通讯员耿楠刘召乾

12月22日,记者从济宁农村干部学历教育20周年座谈会暨济宁基层党建学院揭牌仪式上获悉,自2003年在全省率先探索开办农村干部大专班,培养农村基层干部和村级后备人才,到成立济宁农村干部学院,培养中专大专衔接、全日制非全日制并举、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的专业化农村干部,20年来,济宁累计培养6846人,其中1200余人担任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2003年,济宁市依托济宁农校在全省率先探索开办农村干部大专班,2010年成立全省首家“村官学校”——济宁市农村干部学校,2013年成立济宁农村干部学院,2014年开始招收全日制大专层次学员。

“20年来,学校始终把农村干部教育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确立了‘为助力乡村振兴打造最管用阵地、为农村党员干部提供最良好教育、为农村党组织贡献最优秀干部’的‘三为’办学方向,以及‘提高政治素质、提高领导能力、提高致富带富能力、提高服务群众能力’的‘四个提高’培养目标。”济宁市高级职业学校(济宁市农村干部学校)党委书记刘运太介绍,学校紧密对接党和国家对村干部队伍的要求,对接乡村振兴需求,创设党的建设、村务管理、现代农业、经济管理、综合素养五大模块课程体系,融政治教育、农业科技、领导能力、创业经济和综合素养于一体,全方位培育高素质农村带头人。以“好听管用”为理念,构建课堂教学、体验教学、现场教学、礼乐教学和政德教育“五位一体”教学体系,围绕红色教育、党建引领、集体经济、美丽乡村等主题建设45处现场教学点,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打造“村官论坛”“村情调研”等品牌教学活动,学用结合、课程与活动一体,确保学员听得进、学得会、用得上,全面提高综合能力。

“学校开设的课程贴近农村工作实际,讲的就是村里的事儿。”座谈会上,2023级学生苏洪美告诉记者,作为汶上县康驿镇苏桥村党支部书记,上任以来,一直对如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缺乏思路和办法。带着“疑问”,今年9月苏洪美走进学校。“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比如每周五上午的‘村情调研’课,就是在老师指导下,开展实地调查研究,更好地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同时,学校也邀请有经验的支部书记分享他们发展的经验,启发我们因地制宜地来思考本村发展路子。”

“在这里,不仅学到了农村管理知识和工作技巧,更深刻理解了‘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这句话的内涵。”作为2010级学生,刘胜毕业后回到家乡兖州区新兖镇大马青村,后当选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在村任职的6年里,运用所学知识,积极推动村庄各项事业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治理,将大马青村建成年收入400余万元的经济强村。

“20年来,济宁累计培养全日制大中专学员6846人,1202人担任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为农村党组织贡献了最优秀干部,培育了一支‘留得下、靠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乡土大学生村官队伍。”济宁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朱磊表示,下一步,济宁将把济宁农村干部学院(济宁基层党建学院)建成党建引领高地、党员干部充电赋能和交流提升平台。完善教研制度,建立优秀师资参与课程体系建设等工作机制,打造贴合基层党员干部需求的特色教材、课程。完善跟踪培养机制,搭建学习交流平台,组织到重点工程、项目一线等观摩学习,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建立协同共育机制,挖掘各类教学资源、特色资源等,强化对学员培养规划、课程教学体系、毕业生跟踪培养、经费统筹等环节的具体指导,进一步提升学历教育工作实效。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