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 > rebet雷竞技

对话中国首位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教育大会教师常燕: 坚守自然教育一线13年, 案例能入选出乎意料

今年10月份,山东省东营市的初中物理老师常燕收到了一封特殊的邮件,邮件来自迪拜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28次缔约方大会(下方简称:COP28)主办方。她被告知将成为中国第一位受邀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教育大会TeachersCOP分享案例的青年教师。

TeachersCOP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气候变化教育办公室主办,征集到全球386个案例,只选择了5个案例用来在大会进行宣讲,常老师便是五位案例宣讲者之一。

自2010年起,常燕创立“小脚丫”团队,带领团队成员组织开展环保公益活动500多场,打卡湿地点位2000余个,形成湿地轨迹百余条,撰写相关报告近百万字。在大会上,她分享了她在东营市观察生物多样性变化与气候变化关联的教育活动案例

从校园走向COP28大舞台,常燕内心十分感慨:“我觉得我们此前的活动都渗透了气候变化教育,只是可能在活动当时没有意识到这种教育的重要性。我以后会更多地引导孩子们去思考,也希望更多的人能用行动为气候变化带来正向影响。”

以下是九派新闻与常燕的对话。

【1】曾和女儿观察六年小猫头鹰,气候变化就体现在身边

九派新闻:收到入选这个消息的时候,有分享给团队里的孩子们吗?

常燕:得到消息后,我第一时间就分享给了团队的朋友、同学和孩子们,他们都非常高兴,觉得我们的活动得到了主办方的认可。

我对我们的案例非常有信心,但是能够入选5个案例之一也出乎了我的意料,我没有想到在名额这么少的情况下,我们还能代表中国的案例入选。其实我当时心情非常激动、也挺自豪的,为我们这么多年的努力、举办的活动感到骄傲。

九派新闻:可以介绍一下教学案例吗?

常燕:因为这是一个气候变化教育的论坛,在案例中,我把我们很多年来举办的一些活动进行了系统的梳理。这些活动有很多是户外观鸟、“小公民科学实践调查”类的活动,活动过程中也都伴随着气候变化的教育。

案例主要写了我们开展为期一年的“小公民科学实践调查”,这个活动主要是我们选定了一个固定的样线,每个月对它进行一次全面的物种调查,通过对物种的调查来反映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对物种的影响,这是一个长期的、系列的调查活动。

九派新闻:这其中有没有发生一些趣事?

常燕:我们小组的周夕荞同学,也是我的女儿,曾救助过一只纵纹腹小鸮,即小猫头鹰,结果发现这只小猫头鹰在我们家对面定居了。我们经常每天早晨、中午、晚上都会观察它的行为,到现在已经六年多了。这五六年来我们也逐步开展活动,到周边小区、学校进行宣讲,吸引了很多同学加入“守护城市中的猫头鹰”的宣教项目,让他们知道我们身边就有很多物种,并且由于气候变化会影响物种的变化,以前这里没有的物种可能现在会有,所以我们也鼓励大家去观察自然、保护环境。

九派新闻:可以请您具体介绍一下“小公民科学调查”吗?

常燕:“小公民科学调查”是在揽翠湖湿地开展的,它属于城市郊区的公园,有一片非常大的湖泊和湿地,自然环境好、物种也很丰富,对于城市的气候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我们在每个月的月初都会沿着一条固定路线进行调查,这样具有一定的对比性。我们就这样坚持了一年,也就是一个周期,未来我们有计划继续开展这样的调查。

具体过程中,植物是比较好观察的,它的特征在一年四季中都比较明显。鸟类却具有不确定性,因为这里有湖、有湿地,鸟类的食物很充足,加上气候对它们的影响,我们每个月都能观察到不同的鸟种,包括冬候鸟、夏候鸟,还有留鸟,所以我们也是借着观鸟这种比较有意思的、有趣的事情,来让活动形式更加丰富。

我们还设计并布置了很多拓展任务,鼓励孩子们在每一次的调查中找出自己观察得最仔细的、最感兴趣的物种。并且在活动之后能通过查阅资料、绘制自然笔记的方式,了解这些物种更多的特征、生活习性,以及与气候之间的关系。

一年下来,他们每个人都绘制了关于12个物种的12份自然笔记。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探究加深了与自然之间的联系,也获得了主动探索的乐趣。

【2】孩子对自然有一种天然的兴趣,鼓励他们主动探索

九派新闻:什么时候开始尝试对孩子们开展生态环境教育的?有什么契机?

常燕:我们这个团队成立得非常早,是在2010年成立的,到现在已经有13年了。实际上最早的时候我们成立的是亲子社团,当时团队中的孩子们年纪还比较小,主要是陪他们在自然中玩耍,加深他们对自然的感知和体验,让他们从中感受成长的快乐。

2017年,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东营市观鸟协会和东营市教育局联合组织了一期“自然体验师”的培训,我也参加了这个培训,比较系统地认识了自然教育,也了解到自然教育的重要性,并被这些丰富的活动所吸引。从那以后,我们开始探索如何系统地开展自然教育活动。

九派新闻:除了日常的教学工作,要花费这么多时间在这些活动上,觉得辛苦吗?

常燕:真的不觉得辛苦,反而还乐在其中。这些年里,我的丈夫和孩子都和我一起组织这个活动,我们一家人都参与其中,我也因此变得更有力量。这么多年,团队中的同学和家长们都一起成长、始终支持我,也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和信任。

比如小公民科学调查活动,如果我一个人去做是非常吃力的,所以我们分成了好几个小组,有植物小组、昆虫小组、鸟类小组和动物小组,每个小组都有家长来当组长,并带领同学们去观察和记录。

植物小组的家长就会下很大功夫去看植物图鉴,去研究本土植物的特点,这样他在带领同学们去观察的时候才不会手忙脚乱,或是因为什么都不认识而被问懵。到现在,他们也成了团队中的一份重要力量。

其实很多发现并不一定是家长懂得更多,有的时候反而是孩子对自然有一种天然的兴趣,他们先观察并发现了,也带动家长们去观察。我们原来忽略了很多生活中的美好,所以我们发现孩子的眼睛真的是有一种天然的审美,他们能发现很多美好的事物,我们也愿意向孩子学习,这样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大家一起把我们这个团队建设得更好。

九派新闻:您让人觉得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老师,这些知识您是如何学习并传授给孩子们的?例如观鸟、监测水质变化等。

常燕:在2017年以前,我对这些自然中的很多事情并不了解,也是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发现,我了解的关于大自然的知识真的太浅薄、太少了,我没法为孩子们描绘出大自然的样子和它的美好。我就想我是不是应该去学习更多、更广博的知识,才能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

在自然中的学习和我们平时的课本学习是不一样的,要走出去,不断地到自然中去感受、观察和吸收,运用好奇心去探索,回家以后再通过反复查阅各种资料和图鉴,才能了解得越来越多。

我也是一边学习一边把我获得的这一点点知识分享给孩子们,并且孩子们在主动探索中获得的知识也会反馈给我们这些大人。

【3】希望更多人能用行动为气候变化带来正向影响

九派新闻:可以用亲身经历的故事和大家分享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带来的影响吗?

常燕:其实我们观察大自然这么多年,肯定也遇到过极端天气的变化。比如我们在开展“小公民科学调查”的时候,都是在每月月初固定的日期去进行调查,在冬天就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严寒的天气。

我们也有点担心孩子们会因为严寒、大风等的影响,就不想去了,但是有“小公民科学调查”的任务,也触动孩子们产生一种责任感,如果缺失这个月的调查,我们的记录就是不完整的,就没法总结出气候变化和物种的关系。

孩子们在观察过程中就会发现,随着季节的变迁,无论是哪个季节都会有生机勃勃的一面,比如冬季,哪怕在这么冷的气候下,植物都已经枯萎了,昆虫也很少出现,但依然还有很多活跃的生物,他们可能会看到冬候鸟迁徙,从而感受到自然的美好。

当然我们也曾在极端寒冷的天气下,发现在湖边冻死的水鸟,如骨顶鸡,也因此发现气候变化对物种确实还是带来了一些影响。我们也会借这种机会对孩子们进行气候变化的教育,告诉他们人类的很多活动都会影响到气候,我们要从自身做起,在家庭中也要开展一些绿色低碳的行为,来减缓人类行为对气候的影响。

九派新闻:您认为教育对气候变化有什么意义,如何引导并鼓励孩子参与到气候行动中?

常燕:其实以前我们都是叫自然教育或环境教育,但今年参加了气候变化教育大会后,我就在想,其实所有的自然教育、环境教育都离不开气候变化教育。因为我们这些活动,哪怕是日常外出,在出门前肯定会先看天气。不同气候下生物的活动都是不一样的。

我觉得气候变化教育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现在的每一次活动,都在渗透人类行动和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我也希望他们能够从这个变化中体会出我们人类的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希望他们能够在自己的生活中带动家庭和身边的人,用行动为气候变化带来正向影响,而不是造成极端气候的变化。

九派新闻:您是一名物理老师,如何结合学科特点进行气候变化教育?

常燕:物理就是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社会的,物理教学中也包含了很多的气候变化教育。比如我们前几天在讲物态变化的时候讲到了热岛效应,这就和气候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我会把活动中拍到的很多照片分享给同学们,让他们通过这些照片中拍摄的活动过程来体会热岛效应对人类的影响,对比东营市在湿地修复等环境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地方。

九派新闻:参加这个论坛有何感受?

常燕:参加这个论坛让我对之前的活动进行了一个全面的梳理,我觉得我们此前的活动都渗透了气候变化教育,只是可能在活动当时没有意识到这种教育的重要性,仅仅是开展了活动、采取了行动,但没有进行延伸,没有总结出一个理论高度。

所以我想在今后的活动中会把气候变化教育更加明显、直观地体现出来,更多地引导孩子们去思考,他们能够为气候变化和环境做些什么,去解决什么问题,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行动能带来变化。

每个人都做好自己,多做一些低碳的行动,就会对气候有一个非常巨大且直观的影响,所以我也想借这次气候变化教育大会,提倡我们在家庭中多一些绿色低碳的行为。

九派新闻记者 代梦颖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rebet雷竞技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