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10月8日电(史依灵包晨静江倩倩)“做洱海的守护者,我无怨无悔!”这是一位有着38年党龄老党员的心声。他十几年来默默扎根污染水域一线,用坚守和奉献践行党员的誓言;又带领上海交通大学湖泊富营养化治理教师团队,以实际行动坚持把科研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他就是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洱海项目负责人、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席教授孔海南。2018年,上海交通大学湖泊富营养化治理教师团队入选了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苍山洱海的美景是云南大理的一张自然名片。可以看到如今的洱海,波光粼粼、鱼翔浅底,微风吹过,扑鼻而来一股沁人心脾的清新气息。殊不知这个哺育着大理一代又一代人的“母亲湖”,曾因被过度开发而不堪重负。从上世纪90年代起,洱海长期遭受湖水富营养化折磨,两次大规模蓝藻暴发,使洱海水质急剧恶化。
一场洱海保卫战随即打响,洱海保护被纳入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当时已58岁,刚从日本回国不久的孔海南接手了这一项目,以项目负责人的职务续写了新时代“老人与海”的故事。四千多个日夜,洱海水质的每一分变化都牵动着孔海南的心,“这是我的责任,我热爱这份工作,我们要用三十年的时间,还洱海一个更好的生态。”孔海南坚定地说。
孔海南和他的团队联合中国环科院、中科院水生所、中国农科院等几十家单位,用十数年的积累、五年的实践、三年的攻坚收获了丰硕的治理成果,使洱海的水质从浊到清,连续三年保持在国家II类、Ⅲ类水质标准,逐步重现了昔日大理“母亲湖”的风采。
洱海治理的成果被称为全国湖泊治理的生态样本,被列为国家水专项重大标志性成果,被国家环保部表彰为“洱海保护模式”,成为全国的一面“旗帜”,使大家坚信通过科学治理,全国的江河湖海都可以得到有效治理,重现青山绿水的美好环境。长期从事湖泊流域污染控制与治理,孔海南曾笑言:“名字里带个‘海’字,大半辈子都和水打交道,守护水是我的使命,我热爱这项工作。”
在这场说干就干的生态环境保卫战中,孔海南不是一个人,他还有一支跟着他转战南北的年轻队伍。十余年来,湖泊富营养化治理教师团队共有师生1000余人次驻守洱海等河湖治理一线,常年有20余名师生在大理等地进行实地科研,共完成野外样品采集30000余次,分析水质指标160000余次。他们把课堂从教室搬到了洱海边,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实际办法。
在教育教学上,湖泊富营养化治理教师团队围绕河湖富营养化治理,用一流科研反哺一流教学,让学生们亲临现场实践体验是团队教学的特色。做实验,是每天洱海水质监测的必修课。每天早上八点半出海,下午四点半走完34个采样点,团队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工作中。用亲手实测得来的第一手数据作为科学研究的基础,是团队在洱海治水的习惯传承和实践坚守。
在孔海南的言传身教下,这支队伍继承了他严谨治学的态度和脚踏实地、勇于奉献的精神。在他的支持下,团队的每位博士生和青年教师都获得赴海外一流的科研机构开展研究工作的机会,他鼓励青年人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在项目研究工作中锻炼自我。
湖泊富营养化治理教师团队的课堂在教室,更在治理现场。在学生培养中,孔海南注重以科学研究为基础、以工程研究为手段,以现场示范为验证,将学生培养与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紧密联系起来,全面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思考能力。以洱海项目研究为例,每年都有一批上海交大学生常驻大理洱海一线研究现场,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结合专业研究成果,提出解决洱海水污染问题的相关方案。团队培养的学生中,有学术领域深耕的学者,有科研机构的中坚力量,还有扎根基层、造福地方建设的管理者。
从教二十余载,孔海南对学生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将自己的人生设计与祖国的明天、民族的发展、社会的需求联系在一起,一辈子都不会后悔”。
在孔海南看来,洱海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是一项需要数十年努力的艰巨复杂的工作,洱海流域综合治理离不开持续的人才培养。“这是一件‘久久为功’的事。”为了让洱海流域得到长效的保护,孔海南萌生了成立“洱海保护人才教育基金”的想法。在他的奔走下,与中国水环境集团共同发起,与交大教育发展基金会、校友总会、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大理研究院等多方一起,共同设立了上海交大洱海保护人才教育基金,用以培育洱海保护英才及资助洱海保护科学研究。
孔海南说,希望通过基金的设立,以奖学金、励学金方式,鼓励上海交大师生开展洱海保护等水生态治理的教学、科研、实践、公益等活动,并开展洱海保护相关学术研讨、交流活动。同时还希望通过该基金为大理州的大学培养环境专业的人才,并帮助大理州培训更多的现职环境管理及技术干部,更专业有效地为洱海及当地民生提供科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