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上海 > 高考

2023年上海市松江区语文高考一模写作话题解读与参考范文3篇: 效果与正确 另11区6科高三一模卷41份合集

2023年上海高考一模考已经全面开考了,分享一下松江一模的语文作文解读,有3篇一类学生作文分享还有老师的精彩点评哟。

另:目前已经整理了最新2023年11个区共41份高考一模试卷,在文末。

【松江一模作文题】

有人说:我们坚持一件事,并不是因为这样做了会有效果,而是坚信这样做是正确的。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

【题目简析】

这道题目是关于每个生命个体在为个体的价值而奋斗的过程中行为动机的思考。题中“效果与正确”并不矛盾。当下,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在现代人的行为逻辑中常常顾此失彼,甚至出现了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消解,社会上许多价值理性被曲解,被践踏。这样的社会现实也影响了我们学生的价值判断,许多学生读书的目的是追求“效果”,被功利主义价值观蒙蔽,有时甚至罔顾基于社会道义的“正确”。而事实上,“求正确”和“求效果”二者并不矛盾,它们都能赋予生命意义感,唤起人们对待生活的一腔热情,通过“做事”超越庸常的自己。

具体思路是首先应厘清题中一些基本概念,如:“有效果”是指由于某种力量、做法或因素产生了效应或影响,更多地强调功效。“正确”是对事件或行为的评判,符合事实、道理或标准的即为正确。一般是指符合主流价值观、大众心理、民族习俗、文化传统、国家意志的范畴下的判断。“正确”是相对的,是以人为规定或约定俗成的,基于社会大背景下所制定的规则或标准的正面回应。

接着分析“我们坚持一件事,并不是因为这样做了会有效果而是这样做正确”的原因。因为不同的人对人生觉解不同,也就导致他们选择不同:一种指向为了效果而做的功效主义,而另一种则是只为坚定心中正确观念而为,无问西东。学生可侧重“正确”展开,强调坚守“正确”的价值与意义,围绕仅追求“效果”可能存在的危害展开。当然二者也可以进行辩证思考:坚信正确是做事的基础或前提。当我们在坚持做一件事时,只有我们坚信这样做的正确性,做了之后才可能有好效果。“坚信正确”的信念能激励我们克服重重阻碍,在短期内看不到效果仍选择坚持去做。孔子“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即使当下成效不显著,认为是对的,就坚持去做。做事不见成效时,一般人就会放弃,就会怀疑是不是选错了方向,但有人选中了方向,即使暂时不见成效,也会坚定地走下去,这才是可贵的。而软弱、缺乏定力,是人的常态,大多数人坚持做一件事情,只是追求看得到的效果,只有极少数人能坚持做他认为正确的事,愿意全力以赴,相信收获在远方。

还可以思考:当效果与正确冲突时,优先考虑正确。人之所以为人,应有一套正确的道德标准。在产生效果之前将“正确”作为行事的监督与约束,避免自己成为错误的“效果”的受害者。论据:将“枪口抬高一寸”的士兵,作为心智健全的人,在执行上级的命令和承担良知的社会义务冲突之时,选择将良知作为最高的行为准则;康德:“真正意义上的善良意志和人的意志 是有分殊的,因为只有善良意志是以道德规律为目的且有着人的自由属性,善良意志本身自己立法,自己守法,力求自身达到完满至善。善的意志行为准则在任何时候都包含着被视为普遍法则的意志,道德法则通过对理性存在者的意志起着决定作用,使其“自己立法,自己守法,这是人的本性和任何有理性的本性的尊严根据”,这就是道德自律。则遵循道德法则的意志就是善的意志。而反向的思考如做事要重视“有效果”,是从工具理性的角度出发的,强调了做事的“功利性”。

与此同时,在工具理性压倒价值理性,功效主义盛行的当下,强调做事的“正确性”,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人们对短期效果,现行效果,功利效果的竭力追求,就有可能偏离航道。假如有人一味追求是否有效果,即用工具理性来衡量一切,而忽略了是否正确这一价值理性存在的意义,那么这并不能给人带来生活的意义感。如果人缺少了所坚信的“正确”,缺少了价值理性的思考,将会陷入功利主义的泥潭。

当然,坚守的 “正确”具有相对性。人寿有限,个人见识也是一个流动发展的过程,今天你认为正确的事,过一段时间以后可能发现是错误的。既然目标本身是变化的,我们还能一以贯之地坚持做当初认为正确的事情吗?人总是在不断试错中找到正确方向的,许多事情,并没有一开始就有正确方向。既然这样,我们要不断纠正、调试自己的方向。而“没有效果”就提示我们可能是方法错了,路径错了。

再者判断这样做“正确与否”包含对这样做“是否有效”的判断。我们在坚持做一件事的过程中,通过动态地反思、省察自身的行为,判断行为产生的后果,从而决定是否继续坚持。人在某一实践活动中选择坚持,并不仅仅因为坚信这样做正确,更普遍的情况是人通过理性思考,借鉴他人的事件,反思判断其是否有效:有效则继续坚持,反之则容易放弃。

【参考范文1】

为正确的坚持找注脚(63分 一类下)

有人说:“我们坚持一件事,并不是因为这样做了有效果,而是坚信这样的做法是正确的。”以我拙见,这样的想法有其合理之处,但也有失偏颇了。

诚然,坚持一件事是用于它的正确,这个现象是正常的,在后真相化的今天,它也有迹可循。现代社会“到处都是水,却没有一滴可以喝。”当各式各样的“主义”通过媒介向人们袭来,许多人早就失去方向,不知道什么样的坚持是有效果的。于是,他们不顾效果,坚信心中的正确行事,立于一隅之地。

然而,大多数人们都或许忽略了何为正确。我们坚信的是心中的正确还是普世价值下的正确?若是心中的正确,它是依据凭空而生的感性材料,还是自身的理性与良知呢?若是普世的正确,那是否要考虑时代局限性呢?柏拉图笔下,无知山谷的人们坚持不出山谷是正确的,于是他们坚持在“无知”与黑暗中生活,谁又看得见山谷之外的光明呢?

因此,我们坚持一件事需要一定程度的效果。不过,此处的效果并不是工具理性追求的效果效益最大化,而是给自己的坚持找到注脚,检验“坚持这件事”是否“正确”。那我们该如何坚持呢?遵循心中的良知与本能,依据理性去正确坚持。庄子在《秋水》中言:“百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因为心中有道,有良知,故可以长久坚持一件事。在这个“穿花寻路”的过程中,自会有效果出现。正如帕斯卡坚持理性思考,依据他自己的良知行事,这样的坚持也必有效果:他发明了注射机和水压机,窥见更多世界的可能。

如果没有效果,那我们难道就不坚持了吗?不然也。不是所有效果都是显著的,相反,有许多效果都是渐进的,甚至微乎其微的,我们不必为暂时还没有看见的效果焦灼,因为我们坚信心中的良知,本就是以充盈自身。我们应该相信直入白云深处后自会有浩气展虹霓。

反观当下,一些人坚信“正确”,“积极”内卷。在有限资源上,付出比以前成倍的努力。这样的坚持不可否认,是无效果、无意义的,只不过是一种精神胜利法罢了。因而,心中有道,有良知就更为重要,这些将带我们走出现代困境。

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思,依据心中的良知坚持,为坚持找到注脚,积累有益的知识,它们直到最后都会给我们的灵魂带来至高无上的安慰。

【老师点评】

本文亮点之一是中心论点的简明性。文章开宗明义,引述材料后直接道出观点“以我拙见,这样的想法有其合理之处,但也有失偏颇了。” 体现不简单肯定、不简单否定的思辨立场,语言表述简洁明了。

亮点之二是论证过程的逻辑性。文章首先切入现实,肯定坚持正确之事的合理性,继而转入局限性分析。顺势引入“效果”对检验“坚持这件事”是否“正确”的积极作用。接着,笔锋一转,假设没有效果的情境,提出“坚信心中良知”的重要性。最后,再次将目光投向现实,补充论证现实社会中,一些人坚持所谓的正确其实是无效果的,再次重申“心中有道”“有良知”的价值,能够帮助人们走出现代困境。纵观全文,说理形成了一条清晰的逻辑思维链,逐层推进,条分缕析,同时也体现了强烈的现实关照意识。

亮点之三是说理分析的思辨性。第②段中,“我们坚信的是心中的正确还是普世价值下的正确”一句将“正确”这一概念进行了内部拆解,在此基础上用两个“若是”对“心中的正确”和“普世价值下的正确”进行了分类讨论。甚至对“心中的正确”又进行了感性与理性的分类思考。第④段用“并不是”“而是”对“效果”做了严谨的界定。第⑤段对“效果”这一概念又从“显著”“渐进”“微乎其微”进行了具体区分。第⑥段从价值和意义的不同对人们坚信“正确”的实际做法做了分类阐释。总体而言,作者运用了多种思辨说理方式,随手即至,全面而又严谨,体现了思维的精细化和说理的严密性。

文章也有几处值得进一步探讨,第②段对现实的阐述略显牵强。第④段反复强调的是遵循良知和理性,庄子《秋水》的引证是否适恰?此外,文章后半部分较多停留于良知和理性层面,在思想的深刻性和延展性上还有上升空间。

【参考范文2】

无用之用 方为大用(62分 二类上)

有人说:我们坚持一件事,并不因为这样做了会有效果,而是坚信这样做是正确的。我认同此观点。

诚然,“有效”对于一件事来说当然是重要的,因为它能够评判我们的行为,是否是成功的,或者说,是否是值得的。对于一些较短时间就能做成,或是较易获得成功的事,“有效果”是一个非常好的促进力。因为我们看到了成效,因此,我们确认了自身行为的正确性,从而能够更有动力地继续行动。从普适意义上看,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然而,我们也许忽略了事物的复杂性,尤其是对于需要坚持的事,它们往往比较困难,短时间内看不到成效,当遥远的未来被大雾遮蔽时,我们也许会陷入自我怀疑和自怨自艾之中,很容易便迷失在“坚持”的半路了。

因此,坚信这样做是正确的,就显得尤为重要。当犹豫和迷惘出现时,我们也许会有继续前进的勇气,因为,即便现在看不到效果,但它是正确的,那么做就好了。很多事情,正是在没有那么多瞻前顾后的坚持中成功的。《老子》所言:无用之用,方为大用。我们的人生成长和成功所需,看似是一场加法,实则是从生命美学的角度来看正是一场减法。我们需要简化事件,让它们不要变得那么复杂和具有目的性。毕竟,当我们相信自己做法的正确性时,“做”总是无错的。

这并不是说我们应该成为一个不计后果的理想主义者,而是在坚持一件事的时候,在看不见效果的时候相信“坚信正确”的力量。坚持的路上有黑暗和险阻是太正常不过的事了,我不否认坚持很难,但当我们感到力不从心和无所适从时,也许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无尽的黑夜中,慢慢等待,等待正确的行为和坚定的自己会照亮黑暗,等待在某个不经意的拐弯处,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株生命的金枝。

在当下工具理性肆行的时代中,“效果”成为了大多数人行动的指南,人们所希望的是将自己的行为价值最大化,希望行为的成效立竿见影。这也不免造成了这个时代的焦躁和风云莫测。实际上,我们的人生就是一场旅途,当我们遇到每件事都因为选择每条路都看似正确且有成效时,往往容易迷失,而坚信那条正确的路,才能让我们把更多注意力放在旅途本身上。

我始终坚信,“正确”是黑夜中的一束光,照亮坚持的路,通向繁花锦簇的成功。

【老师点评】

大多数认同材料观点的文章容易陷于印证,而这篇文章却展开了有力的论证和思辩补充。文章先肯定了追求“有效”的合理之处,并指明了其条件,即这种“有效”是短期可见的、是易于获得的。并且,小作者又点明了效果的价值,即它可以帮助我们确认自身行为的正确性,并形成良性循环。这句话的补充,虽然没有展开论述,但体现了作者对“正确”和“效果”两个关键词之间辩证关系的思考。紧接着转入对复杂现象的思考,当无法在短期内判断“有效”与否的情况下,应当坚持“正确”。此处将思考聚焦在了问题的痛点,体现了小作者审题的精准,促使思考向深处发展。在第四段中,作者先指明对“正确”的坚持会给人继续前进的勇气,接着指出对“正确”的坚持是一种减法,用“无用之用方为大用”(此处应为庄子)来支撑自己的观点。此处若能再更进一步论证“为什么在暂时看不到效果时要坚持正确”,阐明支撑的理由,则会更有力。第五段进行思辩,否定了“不计后果的理想主义”这种情况,强调了是在“看不见效果的时候”这一情况下“相信‘坚信正确’的力量”,使论题聚焦。第六段关照当下时代问题,重申当迷茫的时候,坚信正确的路。总之,在时间和字数限制下,作为一篇考场作文已实属不易。

【参考范文3】

正确先行 (62分 二类上)

有人说,我们坚持一件事,并不是因为这样做了会有效果,而是坚信这样做是正确的。这句话,挺好地体现出了人所应当具备的行事准则与判断标准。

效果,这个词自工业革命正式拉开近代化的帷幕,社会生产化前所未有地迅猛发展起,便无比热门。甚至是被许多人视为圭臬的词语。效果得到重视,功利至上的观念促进了社会的飞速前进,马克思便记述,这工业革命后的一百年,人们创造的财富比先前创造的财富总额还要多!从这一点来看,“效果”是有其合理性与正向意义的,并对人类发展有挺大作用。

然而,承认其价值与积极作用并非让“效果”先行于“正确”,与之相反,在“效果”之前,我们应先摆上“正确”作为其监督与约束。当“效果”与“正确”起冲突时,让“正确”成为人们判断是否行事的最高标准。优先考虑“正确”,此后再考虑“效果”,例如二战时期的那位被处死的纳粹士兵,他将“正确”放在第一位,不惜违反军规帮助犹太人出逃,他摒弃了“效果”,失去了生命,但他伟大的行为将被永远纪念。

人之所以为人,便在于人有一套对于“正确”的道德标准,而非像野兽一样“效果”至上,只为功利行事的人与野兽何异?

也有人举纳粹为例反驳,“正确”的标准会因人而异,况且人的局限性可能导致人坚信的“正确”也许并非真正的正确,纳粹自以为正确的行事标准不正是一场场悲剧的起源吗?

这问话有其道理,却忽略了纳粹的一个共同点,即《乌合之众》中提出的独立意志与独立思考能力的丧失,纳粹的“正确”并非他们的真实判断,而是经灌输后的假“正确”,不具有人的道德判断。同时,诚然每个个体不同的人生经历会塑造出不同的“正确”观念,但只要人们具备独立意志与独立思考能力,“正确”便永远大同小异,永远以人的道德良知为核心,因为“幕布理论”永远在其后运转——没有人希望自己会成为错误的正确的受害者。在此之下,人们自然而然形成了共同度极高、以人为本的“正确”标准。在此样的“正确”下,人们的坚信便不会出大差错。

可反观当下,我们错愕地发现精心形成的“正确”竟无处可施了!“效果”已然在浮躁的现代社会大行其道,工具理性压制价值理性。人被囚入“现代的铁笼”而安于此地。“正确”被“效果”压制,人陷入了异化的境地,而乌合之众的危险潜藏于网络之下……

当此之时,我们应当重新高举起“正确”这面人性光辉闪耀的旗帜,将之重新视为人行事的根本准则。而非“效果”高于一切。直到这样,“效果”才能正确推动社会的发展,“正确”也可能照亮每个人的健康人生。

【老师点评】

这篇文章开篇表明了对材料观点的认同。第二段先从推动社会发展的角度肯定了“效果”的价值,体现了辩证的思考。随后转而论述当“效果”与“正确”冲突时,我们应当优先考虑“正确”,因为这彰显了人对善良与信仰的坚守,并以二战时期辛德勒为例来支撑自己的观点。更值得一提的是,本文并没有止步于正面的论证,而是引入“虚拟论敌”来补充自己的观点:对“正确”的坚信需要“具备独立意志与独立思考能力”且“以人的道德良知为核心”,使自己的观点更周密。最后,立足于工具理性压倒价值理性的社会现实,重申坚持“正确”的意义,思路完整清晰。总之,这篇文章语言简洁有力,思考深入,体现了小作者良好的逻辑思辨能力。

分享最新的2023高考一模试卷啦,一共11区41份,绝大部分有答案,如下,整理不易,记得一键三连一下咯:

数:11份,虹口,嘉定,闵行,普陀,青浦,杨浦,崇明,松江,徐汇,长宁,宝山

语:7份,崇明,松江,青浦,杨浦,长宁,徐汇,普陀

英:10份,虹口,黄浦,松江,杨浦,崇明,普陀,长宁,徐汇,闵行,青浦

物:5份,虹口,松江,杨浦,闵行,嘉定

化:6份,虹口,松江,嘉定,杨浦,闵行,长宁

生:2份,虹口,闵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rebet雷竞技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