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上海 > 

全国现当代文学青年学者汇聚上海大学, 深度讨论人文学术

21世纪进入第二个十年,中国与世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文学术研究特别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一批青年学者开始成为研究的主力军并彰显出新的问题意识与研究视野,成为改变现有学科格局的重要力量。

然而,学人间的深度碰撞、对话却有待进一步展开;集中围绕学科当下普遍面临的困境与可能的生长点进行同辈间短兵相接的交流亦不可或缺。基于此,10月28日-29日,由上海大学文学院、上海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主办的“代际对话与学科新变”青年学术研究工作坊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召开。28日上午的开幕式上,上海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陆甦颖致辞,上海大学中文系主任张永禄主持,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蔡翔、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吴晓东、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罗岗、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倪伟、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孙晓忠分别做主题演讲。

“文学可能是小道,但文学研究要变小道为大道”

在以“二十世纪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为题的发言中,蔡翔认为中国现当代文学近十几年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科基础的建设,尤其是史料学方面。二是方法论上呈现一种多样化趋势,包括社会史视野、思想史方法等。当然任何方法都有自己的边界,这就更凸显出坚持多样化方法,百花齐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总而言之,这是一种“学科化”进展。

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蔡翔

“但是‘学科化’并不是目的而只是途径,因此有必要提出什么是‘现当代文学’学科的精神。”在蔡翔看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科基础是二十世纪所提供的学科精神。学科精神概括来说有三个要点:一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破除迷信,以创新推动学科发展。二是如何在思想的漩涡中把握问题的能力。三、追求真理。蔡翔表示,文学可能只是小道,但文学研究要将小道变成大道。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继承一代代人对真理的追求,但这也意味着放弃一些东西。对如今的研究者来说就意味着既要为了活下去做出一些妥协,但同时不放弃如何活得有意义,而这是追求真理相关。这就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反学科的学科化的根本特质。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吴晓东

吴晓东则围绕“对近些年若干研究范式的反思”展开基调引言。21世纪以来,诸多新兴研究范式的涌现,标志着现当代文学学科正在经历、并逐步完成研究范式的更新和转型。吴晓东以“文明史范式”、“社会史视野”和“作为跨学科视野的风景研究范式”为例,在勾勒进路、阐发潜能的同时,着力开掘其内含的反思性的精神向度。在他看来,三种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范式一方面共享了跨界、整合、进而建构新的总体性视野的理论期许;另一方面,作为阐释性范畴的“文明”,形式与政治的辩证法,风景背后的主体、历史和情感结构,又无不包含着难以轻易化约的复杂度与进程性,事关对当下中国的现实判断和远景想象。而上述研究范式最终启发我们思考的,是文学研究如何在跨越边界和守护边界之间、在“总体”和“细部”的往复运动中,持续寻找和释放其学科动能与历史可能。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罗岗

罗岗以“近二十年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反思”为题,分析认为近二十年来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在思想上超越了“革命”和“现代化”的二元对立,同时摆脱了80年代以来“再解读”思路的限制,对“一体化”“反现代的现代性”“危机/反危机”等当代文学研究的议题有更加深入地解释。罗老师通过“重返‘八十年代’”“当代文学的‘断裂’与‘延续’”“‘历史化’的洞见与不见”等几个重要问题展开,同时关注近些年出现的文化研究和媒介考古等新的方法论,呈现了当代文学学科发展的整体态势,以及当代文学研究对“人民文艺”的丰富性的挖掘。最后,罗岗提醒,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者需要反思当代文学的边界在何处,以及现有学院体制与学术生产中无法回避的弊病。

文学研究者不应该沦为“二流历史学家”“二流社会学家”

倪伟在《文学研究的小大之辩:社会史视野与细读》中,在反思近年学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重申了“细读”的重要意义。近年来社会史视野的引入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提供了诸多启示,诸如问题关切的当下性、方法上对研究对象的动态和辩证的把握,以及强烈的人文关怀等。但文学研究终究不能成为历史学研究的注脚,忽略对文学的分析对文学研究来说是致命的错误。因此,倪伟老师重提“细读”的概念,今天的“细读”也应该关注非经典的、通俗的作品,发展出新的手段,以发现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看不到的东西,不仅读入作品,读入主题、修辞、叙事方式,也读入文类,读入特定的文本系统,包括政策文件、档案、调查报告等。此外,还应反思“症候式阅读”的问题,文学研究可以是批判性的,但不应忽略正面的评判和建构。细读要吸收批判性阅读的成果,也要认识到批判的限度,认识到文学所承担的审美教育的正面作用,文学要帮助人们培养敏锐丰盈的审美感受力。细读是文学研究的立身之本,占据核心位置,这并不是要回到所谓的纯粹审美,而是要用文学独有的方式,贡献出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知识和思想,“文学研究者不应该沦为‘二流历史学家’‘二流社会学家’。”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倪伟

孙晓忠着眼于“文质构造”,对近年的现当代文学研究做出了反思。“文质”之辩是中国文学古老的话题,在不同时代不同语境下,对文、质的解释都不同。在孙晓忠看来,文与质并非惯常所理解的形式与内容,二者其实都是对文学形式层面的规定。尤其在转型时代,文与质的讨论往往会十分激烈。文与质、史与野的区别,也涉及我们对文学和历史学研究之区别的认识,一旦文史研究得出相同的结论,文学研究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当下新的文学研究,应当打破既有的结构,提供一个“增量”。当代文学研究过分关注“溢出政治的剩余”,这一研究模式很容易将文学放在历史和政治的对立位置。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孙晓忠

“代际对话与学科新变”青年学术研究工作坊共设置了“现代的音色”“重读的发明”“工业的目光”“‘诗’学的纷争”“媒介的边界”等七大议题,在两天时间里,来自全国各高校的青年学者根据个体已有研究领域的困惑、问题,提出了诸多针对具体研究议题的思路,集中展现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青年力量,为打开新的研究空间提供了可能路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