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川 > 高考

2009年, 一名四川学生的高考作文只有6分, 为何会被985大学录取?

初中有篇散文《伤仲永》,出自北宋文豪王安石之手,讲的是乡间一位神童方仲永的故事。话说出生在农家的仲永,父母目不识丁,早教那是不可能的,可是在五岁那年,仲永却哭闹着和父母要笔纸

在父母惊讶的眼神下,仲永写了一首歌颂孝道的诗,还题上了自己的诗,父亲惊诧不已,并且四处宣扬,最后发现儿子居然是“摇钱树”---许多人会花钱来买一幅“神童”写的对联或者字画,于是,仲永的父亲就带着他四处游走,换取更多的关注和金钱。结果成年后的仲永已经江郎才尽,和旁人无异

这个故事其实要告诉我们,先天的人才优势是确实存在的,有些人自幼就对某一事物特别精通,可是如果后天不再加以努力学习,最后也只能沦为平庸。现实中,这样的真实案例也存在着。

今天是高考第一天。作为目前我国最公平的升学录取方式,高考一直都是国人最关注的大事,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苦读十余载,胜败就看今日一战。高考当中的作文尤其重要,相信很多看官在参加高考前,语文老师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写好开头,抓住阅卷老师的心,毕竟,作文是最能拉分的考试项目之一。

也因为如此,有许多考生在写作文时用尽心思,希望能够获得较高的分数。2009年,有一位考生就很特别,他的作文只有6分,可是最后却被985大学---四川大学录取了,他的文章到底写了什么?为何两年之后负责他的专家老师却用辞职来甩掉这个“包袱”呢?

一、世人皆为之惊叹的“6分作文”

2009年的高考,对于四川考生黄蛉而言无异于背水一战,这是他复读后的再一次征战,可是面对语文作文考题,黄蛉却没有丝毫犹豫就下笔了 ,因为他不是用简体中文写的文章,而是通篇如同神秘符号的甲骨文!

这也是在考前,黄蛉就作出的决定,他认为无论自己怎么写,作文依然是自己的短板,何不让考官来关注下自己的优势呢?

黄蛉从小对甲骨文就有浓厚的兴趣,也在家人的帮助下,研究了一些甲骨文,因此,这才有了高考当中被人惊为天书的甲骨文作文。

作为距今三千多年的文字,认识甲骨文的人本来就不多,何况是通篇甲骨文?这篇文章难倒了阅卷老师,最后被送到了四川大学文字专业的教授那里,请教授来帮忙翻译。

教授很认真地逐字逐句地翻译完后,这篇变成简体文的文章又原封不动地送回到了高考阅卷处,经过多位资深的语文老师评审,这篇备受众人期待的“甲骨文”文章,最后只得了六分

面对这样的结果,教研组语文老师很认真地回答,这篇文章虽然用甲骨文来吸引了眼球,但是通篇内容已经偏离命题,完全不知所云

最后,黄蛉由于作文严重失分,其他科目也是平平无奇,总分428分,不要说好大学了,连普通本科都无望了。可是,大反转又来了。

二、择优录取的“人才”却被教授嫌弃

分数差强人意却丝毫没有影响到黄蛉的升学,令人意外的是,许多大学面对黄蛉会甲骨文这样的“资质”表示了相当大的兴趣,纷纷向他抛出了橄榄枝,这里面有西南财大、湖南大学,甚至还有985的四川大学。

这些大学表示,现在的孩子当中还会去研究甲骨文的很少,作为传统学科,学的人不多,何况有天赋的人?因此,他们愿意破格录取这个孩子,让他能够进入高等学府,将自己的才能延续下去,也许能够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呢?

不得不说大学招生部的想法是很好的,也是爱才之举,当时这个行为也获得了国民们的认可,毕竟韩寒也是一个偏科严重的孩子,他后来的成就依然令人侧目

最后,黄蛉选择了离家最近的四川大学锦城学院,2年后又转到了四川大学本部学习。四川大学非常重视这位“天才”,特地让四川大学历史学院已经退休的何副教授来带他。

何崝教授对甲骨文有着非常深入的研究,他在接到任务之后,铆足了劲要为国家培养出一名优秀的甲骨文研究员。

可是没多久,这位资深教授却向学院提出了辞职,放弃了黄蛉,这件事再一次引起社会的关注,大家也是通过这件事再一次将目光集中到了黄蛉身上,两年过去了,黄蛉怎样了?

三、现代版“伤仲永”

何崝教授对于黄蛉有着很深的不满,面对外界的质疑,何崝教授坦言:黄蛉并不是一个学习甲骨文的好苗子。这一言论确实惊动了四方,原本并没有经过系统教育的黄蛉能够写出800字的甲骨文,现在在专业学府学习了两年,居然被鉴定为不是苗子?

何崝教授坦言,也许之前黄蛉在学习甲骨文的时候确实有几分天赋,但是他太过于物质,只将这个才能作为进入大学的跳板。

在大学的这几年,黄蛉也没有感谢这个得来不易的机会,完全没有将心思放在学习上,面对何崝教授这样资深的老师,他一点也不珍惜。何崝教授最后用辞职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和黄蛉的师徒关系,而黄蛉对此却没有表现出一点懊悔之意。

现代版“伤仲永”的故事就这样上演了,而酿成这悲伤结局的却是黄蛉本人。如果黄蛉在低分录取985大学后能够迎难而上,努力学好基本功

在碰到良师的时候,如果能够好好珍惜,谦虚学习,尊师重道,也许不久的将来,他也会有一番小成就。

可惜的是,有些人只是将才华作为了跳板,用来获取对自己有利的东西,之后,便将其丢掷一旁

也希望所有的父母能够重视起来,培养孩子三观比眼下的利益更重要,千万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也希望,“伤仲永”的故事不要在现实中再次发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