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四川地区有两所著名的省会书院:锦江书院和尊经书院。
锦江书院创建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是四川按察使刘德芳为振兴蜀学、培养人才,在文翁石室遗址上重建的。尊经书院创建以前,锦江书院是四川地区的最高学府,“为全川书院之首,规制崇宏,它无与比”。蜀中知名文人、学者,如彭端淑、李调元、伍肇龄、刘光第等,都曾在锦江书院掌教或肄业。
但是,1840年以后,锦江书院维持八股应试教育,教学内容落伍,师生思想蔽塞,与当时的时代主流严重脱节。在这种情况下,旨在“讲求实学、造就真才”的尊经书院应运而生,于光绪元年(1875)创办。
尊经书院
尽管尊经书院建院27年间,造就人才无数,对四川乃至中国近代历史发挥了重大的影响,但是,它仍然属于旧式书院。由于科举制度的废除,以及新式教育的兴起,锦江、尊经两大书院在戊戌变法失败后开始走向衰落。
清朝政府为了兴办新式学堂,需要筹措大量的经费,而旧式书院已无力再继续维持下去,所以,光绪二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903年1月27日),川督岑春煊下令裁撤尊经书院与锦江书院。据档案记载,裁撤的原因是创办高等学堂、聘主东西教习、东洋留学等教育开支耗费巨大,库帑奇绌,“万不得已惟有遵改书院为学堂之谕旨”,即将尊经和锦江书院裁撤,“以其所有经费概并入高等学堂”。
尊经和锦江两大书院虽被裁并,但是,其传统“国学”的底蕴为后来四川大学文史学科方面的优势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与尊经、锦江两大书院一起被并入四川省城高等学堂的还有一座四川中西学堂。四川中西学堂创办于1896年,创建的原因是甲午战败后洋务派、维新派都纷纷提倡西学。在天津北洋西学学堂和南洋公学等批近代高等学校建立的背景下,四川总督卢传霖也奉光绪皇帝特旨和清廷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移文,于光绪二十二年五月初八(1896年6月18日)创办四川中西学堂,“分课华文、西文、算学”。
旧照
中西学堂是当时西南第一所省级新式学堂,它以培养“通达时务之才”为宗旨,在专业设置上已经文、理兼备,课程安排除大量的传统“国学”课之外,还教授西文及自然科学等。在教学上已采用赫尔巴特教学法,分班级授课。学生学历层次分为“学长”、“学生”、“附学”三种。学生毕业后大多由督宪分发到各中等以上新式学堂任教。
由此可以看出,四川中西学堂是四川古代、近代raybet雷竞技靠谱 的结合点,是四川近代raybet雷竞技靠谱 的发端,是四川近代最早的一所高等学校。因此,今天一般把中西学堂的创建时间作为四川大学的建校时间。
四川大学
锦江书院、尊经书院、中西学堂是四川大学的三大历史源头。光绪二十八年(1902),四川总督奎俊仿照京师大学堂的成例,上书清廷并经光绪皇帝朱批,将中西学堂与锦江、尊经两书院合并组建为四川通省大学堂,同年12月30日,根据清廷旨意,四川省大学堂改称四川高等学堂。
此后几经发展变迁,直至1931年成立国立四川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