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川 > 

青春告白祖国|何以同舟共济 皆因赤子之心

在郑晓晓的讲解下,同济的历史不再局限于几张照片、几段文字。本文摄影青年报记者施培琦

每次走进校史馆讲解,郑晓晓都能从历史的无数细节中感受到同济的精神气质,她说,“同济”这两个字于她而言更像是个充满智慧和阅历的“忘年交”,不论是百年前校友用过的仪器,还是迁徙途中留下的石刻,都在诉说着何为同舟共济,何为赤子之心。

青年报记者 刘晶晶

一台“过时”的检眼镜,见证了百年前中国青年“师夷长技”“科学救国”的志向;两个触景生情留下的石刻字,传递的是担忧国家存亡的赤子之心。今年是同济大学校史馆的00后讲解员郑晓晓,在校史馆讲解的第四年,同济师生的这些家国情怀,也被她翻译成德语和英语,告诉给了更多外国朋友。

两件老古董一段风云史

同济大学校史馆二楼,有一台无反射检眼镜,它的使用者是一位百年前的同济校友——谭岳峰,他1916年从同济德文医工学堂毕业。

谭岳峰是山东潍坊人,1901年他有机会到德国汉学家卫礼贤创办的礼贤书院读书。在礼贤书院,谭岳峰不仅学了德语,还随卫礼贤学习小提琴。

谭岳峰曾在上海的中国公学教过德文,后于1911年进入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校(俗称德华大学)学习医科。1912年,孙中山先生到青岛演讲,留下一张大合影,其中便有谭岳峰。一战期间,德华大学停办,百余名学生转入同济德文医工学堂,谭岳峰是其中之一。1916年毕业后,谭岳峰曾在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河南大学前身)教授德文和化学,后在开封开设了药店和诊所。

2013年,谭岳峰嫡孙谭国璋教授将他保存多年的祖父使用过的仪器——德国蔡司光学仪器厂生产的无反射检眼镜捐赠给了同济大学校史馆。这台检视了岁月的检眼镜,让我们看到,在100多年前,同济毕业生便已使用到了当时世界精良的仪器设备,而这一百多年的时光,也见证了祖国的医学发展日新月异。

百年前的同济校友谭岳峰使用过的无反射检眼镜。

“石峰环列如屏,巅有一窍通天”。八十多年前,同济先辈在此留下印记。

在吴淞校园毁于日军轰炸之后,为了延续文脉,继续培养人才,同济师生被迫踏上了艰苦卓绝的“万里长征”,途经江西赣州,在通天岩停留期间于忘归岩景点岩壁上刻下了“同济”二字,落款是“二七七七”,即民国二十七年七月七日——1938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一周年之际。

家国存亡之际,同济学子感慨学校搬迁及办学的不易,流亡至此,触景生情,于是留下这样的石刻内容。石刻虽然历经近九十年,仍醒目可见,刚正的字体依然让人心生敬仰。即便“同济”石刻在岁月的风化下会趋于模糊,但其蕴含的同舟共济、自强不息的同济精神和抗日救亡、振兴中华的民族气魄永垂不朽。

赣州通天岩“同济”石刻照片。

重走“李庄路”再现“精气神”

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2020级德语系的郑晓晓是同济校史馆的讲解员。同济校史,她从大一讲到了大四,也陪伴同济从113岁走到117岁。生于2001年的郑晓晓对讲解的兴趣源于 。她 所在的四川成都石室中学堪称世界上最古老的学校之一。读高三时,母校在成都博物馆举办了校庆特展,由于高考生的身份,她当时无缘校史讲解团体,这给她留下了遗憾。

进入同济后,第一次参观校史馆时,郑晓晓就被同济的历史所吸引。学德语的她发现,同济与德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在抗战时期又与四川李庄结下了深厚情谊。“我作为来自四川的德语学习者,自然而然对讲好同济故事产生了特别的使命感。”

回首越深邃,前瞻越智慧。郑晓晓感受到,同济现在的精神与气质,都能从过去的历史中寻根溯源;同济未来的发展轨迹,也能从现在的同济身上预知一二。“因为讲解的关系,对校史有了深入的了解,‘同济大学’对于我来说不再只是当初录取通知书上的四个字,而像是一位无话不谈的忘年之交。”郑晓晓说,这也让她更希望能通过自己的语言,向更多人分享这位“忘年交”的阅历、智慧和精神。

第一次参观校史馆的时候,来自四川的她就对同济在抗战时期西迁李庄的这段历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暑假,郑晓晓和其他几位讲解员一起组成实践团,重走同济大学李庄办学足迹,向文化抗战中的同济人致敬。

“虽然我的家乡就在四川,但我在此之前还从来没有去过李庄,入校前也一直不知道同济与李庄的历史渊源。从机场到李庄的路上,我真正见到了和校史馆一楼泥土柱中一样的红土,在工学院旧址,我看到了校史馆二楼展板照片中的定滑轮,沿着同济路直行,就能找到当年征服无数同济师生味蕾的留芬饭店……”

郑晓晓感叹道,她对李庄的认识不再局限于几张照片、几段文字,而是通往医学院旧址的羊街小路,雨天从工学院旧址屋檐上落下的晶莹水珠,搭配李庄白肉的蒜泥辣椒蘸水,傍晚月亮田令人流连忘返的满池荷花……这些生动的画面,难忘的回忆,也将成为她今后讲解的一部分。

三种语言切换克服讲解难关

一次讲解时间从半小时到一小时不等,虽然要背下所有讲解词,但对于进入大学前已有较多主持、朗诵和演讲经历的郑晓晓来说,这并不是最大的难题。作为校史馆一名外语讲解员,除了最基础的中文讲解,她还负责校史馆的德语和英语讲解,怎么将内容翻译准确,又做到生动,这对她是个考验。

“在讲解稿的翻译过程中,既要避免翻译生硬,用词重复,同时也要做到表达准确,讲好中国故事,这对我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郑晓晓告诉记者,身兼两门外语讲解员的角色,有时还可能出现“今天做德语讲解,明天做英语讲解”的情况,如何实现快速转换,不让两种语言在脑袋里“打架”,也是一个难题。

“这个时候,也可以用多听勤练的方法,比如我在准备外语讲解期间,大多数时间都会用在背稿上,这个时候随机听一些听力,也是对讲解稿内容以外知识的复习和巩固,避免在实际交流的过程中只会死记硬背,不能有效沟通。”郑晓晓渐渐摸索出了自己的独门妙招。

在她看来,在校史馆做讲解员的经历让她收获到了更多。认识了可亲可敬的老师,活泼有趣的同学,可爱健谈的叔叔阿姨,也更加认识了自己的母校。“校史馆为我提供了一个锻炼自我、提升自我的平台,让我真正做到‘始于语言,不止于语言’。”郑晓晓说。

在校史馆,讲解员不仅要面向国内参观者,把同济故事讲得生动精彩,还要面向国际友人,做同济与世界沟通的桥梁。“这就要求我们做好有中国特色的翻译,挖掘能够体现同济精神和中国精神的小故事,这与新时代德语口译、笔译的努力方向是一致的。”毕业后学习德语的郑晓晓也将出国留学深造,在校史馆的经历既能帮助她扎实中文功底,也为她提供了更真实的英汉互译、德汉互译环境,为今后继续讲好中国故事打下了良好基础。

除了锻炼了自身,在校史馆讲解的过程中,郑晓晓也遇到过很多让她感动的人和事。年幼的小听众认真的眼神让她触动,愿意指出讲解中出现错误的参观者让她敬重,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使用不同语言的人能够在同济校史馆产生某种共鸣也让她特别开心。

今年国庆前夕,郑晓晓也有新的讲解任务。“在今后的校史讲解和学习工作中,我希望自己能继续朝着‘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的方向努力,把同济故事讲得越来越精彩,让同济声音、中国故事在世界的舞台上越来越洪亮。”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