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津 > 小学

天才少女庞秀玉初中辍学, 未婚生3娃: 成也父母, 败也父母?

北宋王安石写了一篇《伤仲永》,说方仲永从小通达聪慧,五岁能作诗,比一般有才华的人优秀得多,但最终成为一个普通的人,泯然众人。

原因众所周知,是因为方仲永出名后,父亲就带着他到处参加各种活动,以至于他后天没能受更好的教育而变得平平无奇。

让人惋惜的是,时光飞逝,1000多年后,“伤仲永”的故事仍然在上演,而且结局更加让人痛心。

她是一个来自天津的姑娘,14岁成名,发表了4万多字的文章,获奖无数,还曾到过人民大会堂领奖,就连大作家巴金都跟她通过信。

她还入选了《中国青少年年鉴》和《中国当代少年英才词典》,并荣获“全国文学十佳少年”称号。

她就是天才少女庞秀玉,曾是天津市作家协会年纪最小的会员。

按理说,庞秀玉少年成名,不出意外的话,她的未来可期!然而,事实让人惋惜!

曾经“满腹经纶”,出口成章的庞秀玉光芒不在,她初中便辍学了,未婚生下3个娃,如今居无定所,艰难度日。

究竟是谁毁了她的人生?

成也父母,败也父母

都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庞秀玉的父母也不例外,在1979年生下女儿后,对她的教育从未放松过。

作为工薪阶层的他们,并不富裕,但省吃俭用也要为女儿买书,家里的藏书,多达12000多册,堆满了所有角落。

庞秀玉的父亲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了她身上,从小就要求她背诗词、看课外书、写日记和读书笔记,把每天的时间都安排得满满的。上四年级时,庞秀玉每天至少要写2000字的作文。

在父母的教育下,庞秀玉从小就文思敏捷,能够下笔成章。从9岁起,她就开始在少年儿童报刊杂志发表诗歌、散文等作品。

14岁时,她还获得“宋庆龄基金会”奖学金,并作为中国优秀学生的代表之一,出访日本。

媒体也注意到了这位天才少女,纷纷报道她的事迹,就连央视也为她点赞。

在媒体的渲染下,庞秀玉瞬间串红全国,成为中小学生学习的榜样。

紧接着,她受邀参加了各种活动,演讲报告会、新书签售会让她应接不暇。用“拿奖拿到手软”来形容此时的她,一点也不为过。

庞秀玉的父母对她放下学习去参加各类活动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反而十分支持她,享受她的光环。

可就在大家认为庞秀玉会成就非凡人生时,正读初中的她却突然辍学了。

原因是她遭遇了两个变故,一是因她长期活跃在各种活动上,忽略了学习,各科成绩都不及格;二是她的父母离婚了,她们母女俩无法忍受父亲的拳打脚踢,在1998年的一个夜晚,一气之下离家出走,从此不再回来。

就这样,庞秀玉突然在众人面前消失了,她的存在就像天空上划过的流星一样,转瞬即逝,成也父母,败也父母。

遇人不淑

离开家后的母女俩,从此相依为命。为了生活,庞秀玉在一家饭店做一名服务员,母亲则当起一名保姆。

原以为只要肯工作,日子总会一天天好起来的,谁知道情窦初开庞秀玉遇人不淑,让她未来充满了黑暗。

她认识了一个比她大16岁的男人,并对他一往情深。

刚开始,男人对她呵护有加,说供她上大学,帮她圆了写作梦,并承诺以后娶她和照顾她的母亲。

不谙世事的庞秀玉以为自己遇到了白马王子,不曾想这个对她甜言蜜语的男人早有妻儿,在她接连生下3个娃后消失了。

庞秀玉的人生一下子跌入谷底,她带着3个孩子,又要照顾体弱多病的母亲,日子有多么艰难可想而知。

可是,在她的认知里,不是找份工作,也不是继续提升自己,而是寄希望于有一个男人来养她。

为了找到一个肯为她分担生活重担的男人,在2005年她还曾求助于天津当地的报社。

遗憾的是,许多人一听说她有3个孩子,扭头就走了。而有一个人说愿意对她负责,愿意抚养她的3个孩子,可在相处五年之后,在谈婚论嫁的时候,这个男人却只想娶她,让她把3个孩子送人。

庞秀玉自然不会同意,两人大吵一架后,一拍两散。

跌跌撞撞,她又回到了原点,一家五口人住在100元租来的房子里,生活困难。她的未来怎么样,谁也不知道!

是谁毁了庞秀玉的人生?

回顾她的成长历程,少年成名的她得益于父母对她的栽培。但是,父母却对成名后的她放松了教育,使她没能继续安心学习,最终随着父母的离异,终结了她的求学生涯。真可谓“成也父母,败也父母”。

年少成名固然很好,但如果因此而缺少了“后天的教育”,就如同“伤仲永”的结局一般,泯然众人。

像武亦姝的父母就做得很好,在女儿赢得《诗词大会》冠军后,他们教会了女儿低调做人,谢绝媒体的采访,让她回到教室,鼓励她学习。最终,武亦姝以613分的高分考上了清华大学,为她以后的人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然而,谁也无法选择父母,未来的路还是需要自己去走。只可惜,辍学后的庞秀玉,就再也没有把握住自己的命脉。她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被人骗也没有醒悟过来,自己的人生要自己握住 。

对于庞秀玉的故事,你有什么看法?欢迎下面留言!(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rebet雷竞技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