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津 > 考级

准备时间不到一百天, 潍坊两名听力障碍女生圆梦大学

秦国玲王钟玉潍坊报道

她们都是听障学生,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她们也有奋斗的目标,描绘着尽可能出彩的人生。对于听不见声音的她们,可想而知,学习知识有多难,但是,她们依然凭借自己的专注和毅力,实现了自我逆袭。

2024年特殊教育高考已落下帷幕,今年,潍坊聋校共有2名听障学生参加特教高考,如今喜讯传来,2人如愿考取理想的院校,其中1人进入天津理工大学,另外1人进入浙江省特殊教育职业院校继续深造。

聋校学习13年

考上“聋人小清华”

2024年,潍坊聋校学生王文静凭借优异的学业成绩,达到了天津理工大学、长春大学、郑州师范大学、郑州工程技术学院等国内知名高校的录取标准,成功被天津理工大学录取。

记者在聋校见到王文静时,她还在学习中,从2011年进入潍坊聋校就读,她已经在这里学习成长了13年。在和她见面前,记者特意询问了学校的老师,应如何与她沟通。校长王京强校长笑着告诉记者:“这些听障学生们不仅很会读唇语,也能熟练地运用手机上的语音文字转化软件,反而是听者要学的东西更多。”

王文静小时候被确诊为先天性听力障碍,她的世界被命运按下了静音键。随着在潍坊聋哑学校语训康复部学习,掌握了生活自理能力和手语后,她的父母意识到,普通学校的教育并不适合她的成长,遂将她送到潍坊聋哑学校读小学。

“她从小就特别文静,但是爱学习,学习自主性很强。是我班上的‘小老师’和助教。”义务教育阶段班主任和语文老师李娟谈起她,印象深刻。而王文静和李娟在长达13年的学习中,关系不是母女更胜似母女。“从小时候她就有清晰的目标,爸爸妈妈也一直支持着她,她始终有着清晰的人生规划,就是要上大学。”李娟说。

聋校学生和普通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课本、课标不同,特殊教育的单考单招与普通高考不同,语数外之外,还需考素描、水彩、计算机等专业课。付出的努力也是常人的百倍千倍。王文静数学基础弱,高一时,她就不停找老师在课下和寒暑假补习。2023年高考大纲有变动,老师到处给学生找复习资料,除了课上跟着老师的进度复习外,课后还要巩固高一高二的课程内容。在不断地练习中,数学成绩稳步提高,最终在高考中获得了100分的好成绩。

英语往往是听障人士的短板。因为英文字母长,手语往往一个手势代表一个单词,往往一个单词,英语老师(删名字)就需要表达一连串的字母。手语翻译特别麻烦,听障学生只能依靠老师的手语和唇语去理解,只能依靠老师不断地去讲故事和举例子,并加之理解转化。王文静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勤奋学习,就连在学校食堂排队打饭时,她手里也总是拿着单词本。

无论何时何地,王文静总是怀揣着她的大学梦努力着,永不言弃的精神,勤奋严谨的态度使她的学习成绩一直稳居班级第一名。

王文静(右二)、孙赫妍(右四)与同学们在一起。

“你不能放弃你的梦想。”这是印在王文静脑子里的一句话,每当遇到学习的瓶颈时,这是支撑她继续学下去的动力。“李娟老师的语文课上,她问我们每个人的梦想。有的想做大老板,我想上大学,做一个漫画师。她鼓励我一定不要放弃自己的梦想,一定要坚持下去。我一直都记得。”

因为听不见,王文静的观察能力和模仿能力远超普通人,对色彩的掌握也更加迅速、准确。进入 阶段后,为了高考,她学习了美术。为了尽快掌握各种绘画技巧和要领,她利用课余时间日夜不断练习,在画室一画就是一天。

王文静的勤奋与热爱写在一摞摞的“荣誉证书”里。在2020年全国青少年造型艺术大赛中斩获省一等奖。她表演的节目《鸡毛信》活动获得山东省第十届残疾人艺术汇演舞蹈类银奖。她制作的短视频在2022年安全宣传全省作品征集中荣获三等奖。她表示,“艺术有很多方面都是相通的,只要勤学苦练,就会有突破。”

“天津理工大学对我们这些听障学生来说,就是‘聋人小清华’。”记者了解到,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是我国第一所面向全国招收聋人的高等工科特殊教育学院,是中国第一所、世界第四所聋人高等工科院校。高考班班主任臧沛也毕业于天津理工大学,本身也是一名听障人士。对臧沛来说,带领孩子们冲击高考也是一次全新的挑战。

在臧沛老师和同事的努力下,她和王文静的关系也进行了升级,从师生变成了校友。“真的是特别高兴,比自己当年考上天津理工大学还要高兴。”臧沛老师说。

高考前,臧沛老师(左三)与王文静(左一)、孙赫妍(左四)及其他同学合影。

备考不足百天

技能“多面手”冲击大学梦

孙赫妍于2019年进入潍坊聋校就读。她的故事,是一段关于挑战与超越的旅程。在义务教育学校的日子里,尽管面对听力障碍带来的重重困难,她从未放弃对知识的渴望。然而,传统的教学环境难以完全满足她的特殊学习需求,学习之路显得格外艰难。初中毕业后,她转入了潍坊聋校职教部学习,学习工艺美术专业。转折点发生在2023年,她即将职教部毕业前一个月。

“突然就想读大学,想看更大的世界。”孙赫妍说,“在这里,交到了朋友,拥有了自信和勇气。找到了归属感,更找到了通往梦想的桥梁。”

学校立马进行调度,根据孙赫妍的情况制定个性的教学计划。“因为我们 阶段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是高考部,另外一个是专业部。孙赫妍原本的课程中没有学习高考文化课,文化课内容学习的少。高考的要求,对她来说难度比较大。”

有了“上大学”的理想,有了自己奋斗的目标,也有了努力拼搏的动力,孙赫妍学习成绩也随之不断进步。备考不到100天的时间里,她重点补习文化课,补习完初中和 的语文知识。学校量身定制的教学方案、手语授课、视觉化学习材料以及耐心细致的教师团队,为她搭建了一个无障碍的学习环境。

凭借不懈的努力和学校的支持,孙赫妍不仅克服了学习上的障碍,更是在聋人高考中脱颖而出,成功被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录取。

学校 部郝海超主任介绍,“听障学生往往有着很强的专注力和毅力。”潍坊聋哑学校开设了红木嵌银、烙画、刻瓷、刺绣等多种艺术职业课程,让学生在特色教育中建立自信,学习技能,为步入社会提前铺路。因此,聋哑学校中的许多学生都成长为技能“多面手”。但从技能“多面手”转为高考生,要补的文化课也不少。“我们和孙赫妍一起努力,完成了一场逆袭。”

王文静(左)与孙赫妍(右)。

学校

是奋斗的和爱“堡垒”

与普通高考不同,残疾学生高考实行单考单招,一般每年4月启动。学生可以报考多个院校,但需到报考学校参加高考。

考前,老师需准备报考资料、联系各个单招单考学校招办,帮助学生购买往返火车票、提前订好住宿。臧沛老师表示,“2个高考生的目标院校、兴趣特长都不一样,老师们要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适配的备考计划和送考方案。孩子们用的材料也都是学校提供,减轻家长们的负担。”

王文静、孙赫妍优秀成绩的背后,是一群默默奋斗的聋校人,全力托举起学生的未来。13年的求学生涯,王文静在班主任、任课教师、教养员的精心呵护与培养下追逐着属于自己的那束光,一步步迈向自己梦想中的那座学府。孙赫妍在这里,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孙赫妍在学校开设的艺术职业课程中。

王文静正在学习。

很多时候,听力障碍的学生从进入学校后就被“包办”。每当学生遇到困难,“知心人”臧沛老师总是带着她们一起解决问题。见面了听不清,就看唇语理解;不能表达,就在手机上打字给对方看;孩子们专业所学的笔和颜料、画纸都是学校能解决就不用家长花钱……学校也为备考的学生腾出一间宿舍,在床中间的空地放了桌椅,让她们在晚上入睡前自习学习。

“我想在大学阶段,考证书、选好的专业,四年后,继续读研究生。”王文静笑着表示。而她们两个早早买了英语书,准备考英语四级,为人生下一段的开启提前做准备。

潍坊聋校设立的 部,填补了潍坊地区听障 阶段教育的空白,让听障学生实现就近上学。

无论是习得一技之长走上社会,还是继续求学深造,让特殊教育的孩子们有一个更好的发展,是特教老师们最大的心愿。校长王京强表示,特殊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对于提升社会的文明程度,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提高特殊需要人群的素质有着积极的重大意义。孩子们考上大学,将获取更多的知识,开拓更广的眼界,他们不仅能在毕业后立足自给,对家庭和社会也能作出贡献。今年学校的高考情况,可以说是创了新高。学校期待看到的,就是越来越多的听障学生可以通过就业、创业实现自我价值,深度融入社会,创造属于他们的美好生活,创造人生的更多可能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