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培育新质生产力 龙江教育向“新”而行|哈医大大庆校区: 推进新医科建设 赋能高质量发展

编者按:“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被列为2024年十大工作任务之一。黑龙江如何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中发展新质生产力?3月25日起,东北网推出《培育新质生产力龙江教育向“新”而行》系列报道,深入采访省内高校、高职院校、科研院所,探讨龙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底气”所在。

东北网3月26日讯(记者许诺刘星驰)“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教育、科技、人才的‘三位一体’的支撑。”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党委副书记、校长乔远东表示,面对新时代对新质生产力的迫切需要,学校将不断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推动科技与产业、教育与经济的深度融合,培养更多适应新质生产力要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贡献哈医大的智慧和力量。

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成立于2004年,作为哈尔滨医科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秉承“木直中绳、博学载医”的校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融入和服务全国及龙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医药卫生专业人才。学校现有龙江学者1人,哈医大“星联人才”24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56人。25个学科专业开展了博士、硕士研究生教育,普通本科专业16个,涵盖了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四个学科门类,医学检验技术和护理学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精神医学、康复治疗学等5个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现有在校学生8500余人,近三年,本科毕业生去向落实率95%以上。

哈医大庆校区作为龙江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以“健康中国”战略为引领,发挥多学科综合优势,打造了“寒地运动健康研究与转化实验室”等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1个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并以此为依托,产出了一批标志性研究成果。近年来,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9项,发表科研论文2000余篇,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0项,专利授权16项,获批科研经费7000余万元。

在全面推进“新医科”发展建设中,哈医大庆校区以新兴特色交叉学科专业建设为重点,持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不断完善学科专业体系,着力推进“医工交叉、医体融合”等新兴交叉特色学科和传统优势学科群发展建设。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成立了“人工智能医学研究所”和“运动健康医学研究中心”,打破传统学科专业界限,促进知识创新与跨界合作,努力培养新质生产力的创造者和使用者,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我们坚持‘一中心’‘二促进’‘三服务’的发展布局,以培养‘应用复合型’医学人才为中心,构建‘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新模式,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促进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促进卫生健康产业创新发展。”乔远东表示,学校始终坚守服务人民“全生命周期”健康需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宗旨。截至目前,成功获批了黑龙江省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试点,与高科技企业合作成立“运动健康医学”和“医疗大数据智慧诊疗”产业技术研究院,聚焦医工、医理、医体等新医科交叉融合项目研究,构建从应用基础研究到产业转化的创新链条,实现新质生产力不断提升,为全国和龙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创新活力。

教育强国的号角,催人奋进。乔远东表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个时不我待的课题,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应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展现更大作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哈医大大庆校区将更加聚力锻造新质生产力这一发展要务,进一步厘清目标、明确定位,把握时代、顺应潮流,科学谋划、明晰路径,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同向发力、深度融合,以高水平、有组织的学科布局、科研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人才培育为高质量发展增势赋能,助力实现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系统性跃升和质变。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