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知道你看了题目想点开,先来给你出个题:
“哎阿达西,走去吃包尔萨克撒,再来航两个冰冰的卡瓦斯走。”
请问这句话说到了几种方言?
艾瑞巴蒂,这一期内容是我认为新疆话最值得探讨的部分也是我最喜欢的部分——新疆话的融合性,也就是“杂”。
古老神秘的汉藏语系
前面我们提到了《西游记》《水浒传》等明清小说里诸多保留下来的词汇,这次咱们往更远了说。
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同时也从都城西安把古陕西方言带入了新疆。
比如新疆话表示吝啬的啬,读作sēi,表示泥泞的泞读作nāng,表示水花迸溅的灒读作zàn。
举个例子,我们现在说“你看那人怎么那么sēi皮啊”,就是指人小气;“你看这面都nāng了,你怎么还不吃啊?”就是说面坨了。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语言就更多了,毕竟这时候是很多大文豪向往的公元1世纪前后,各种语言从四面八方涌进来了。
比如表示吮吸的唆,在新疆话里读suō,还有一个不雅致的词,就是表示人身上的脏灰——垢痂,在新疆话里读gòu jia,还有表示涂抹的糊读作hū。
小时候听过一个关于数字的新疆话笑话:1个馍馍,北成亮瓣,放了3天,4气了,不会是5坏了吧,就6了一下,把它7开,再8了皮,9了点烂腌菜,一吃! 妈呀!10在是太难吃了哎。
到了唐朝,长安再一次成为都城,1000公里外传进来的陕西方言词汇就更多了。
像表示玩耍的乏,读作fà。最经典的就是表示捞出汤表面油脂的“撇”了,新疆话里依然读作piě。
▲新疆妈妈炖羊肉汤的口头禅:来给我个勺(shuó)子我把油撇了
明清的发音更偏向现在的普通话,比如放翻、杂碎、提溜等等。
还有言传这个词,更是久远到出自于《庄子·天道》的一句“意之所随者,不可言传也”的战国时期了。
既然说到了明清小说,那我们再复习复习上一期的内容吧。比如《西厢记》里的见不得、强嘴,《水浒传》中的“被卧”(被子)、话靶、记性、眼色等等。
你说说,新疆话得多杂啊。
阿尔泰语系遇上汉藏语系
再来说说我们经常听到的阿尔泰语系的语言,之前自己写了个动词(V)+走的句式还没给大家分析,今天把这个坑也填上吧。
V+走的句式中,“走”在句法上属于助词,起第一人称复数祈使的作用,意思就是“咱们去……吧”,语义上读作轻声。注意前面的动词只能是表示动作或行为的词。
举个例子,比如“吃饭走”“玩儿走”“逛街走”这些动词都表示动作,用这个句式也是成立的,而表示感知的词,如“知道”“感觉”等词不适用于这个句式。
维吾尔语里也有这个句式,具体表现为动词(V)-ayli,比如:
Tamakka barayli
饭 去(吃)走
相似的句子还有动词(V)+开,“开”除了普通话的用法外,还能做补语,表示动作的开始和持续进行。
比如“外头的雨下开咧”“他一见到那些小伙伴就玩儿开咧”,这个句式一般跟单音节表动作或行为的词。
有一次跟同学开玩笑,同学问我,组撒气呢,我说,不组撒!他说,不组撒你要组撒气呢?我说,我真不组撒!他又说,你到底组撒?我急了说,组撒老问我组不组撒!组撒呢撒!
这样的句式还能找到很多,不过最让我震惊的还不是这种需要琢磨一阵儿才能明白的,而是我们平时最熟悉不过的儿化音。
神奇发音在古代
再次回到古代,最早出现儿化音的文学作品是元杂剧,雷竞技raybet即时竞技平台 学过的《窦娥冤》就有不少儿化音的出现。
但最早出现在与南宋并立的大金,不难理解,金朝与元朝皇族的很多人名字里就有儿化音,比如元朝皇帝的姓氏孛儿只斤。
那么没有弹舌音的汉语怎么处理这些音呢?清朝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使这些逐渐统一。今天,我们沿袭了这一译法。
在翻译少数民族和外国人地名时,均将带有r、l的音节译为 “尔”“勒”或者“若”“罗”。比如人名阿尔法、艾斯卡尔,地名阿勒泰、若羌等。这一条规则也传承至今。
▲金元时期的儿化音音译对照
说了这么多,其实大家不难发现,正如新疆这片土地孕育了56个民族一样,语言的发展都是靠相互影响相互包容才能持续的,你还有什么感兴趣的知识欢迎留言评论吧!
对了,忘了告诉你,开篇那道题的答案是4种,你答对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