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公布的《云南省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提出,通过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到2025年,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水平明显提升,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明显下降。
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增强健康意识,五育并举促进全面发展。具体是实施“以德育心”促进行动。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德育思政工作全过程,融入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和学生成长各环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实施“以智慧心”促进行动,其中,加强中小学生睡眠、手机、作业、考试等常规管理,科学安排每日行课时间,保障学生课间、睡眠、节假日等休息时间。建立学科老师、辅导员与学习困难学生等特殊群体结对帮扶机制,及时解决学生实际困难。
实施“以体强心”促进行动,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熟练掌握1—2项运动技能,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实施“以美润心”促进行动,让每个学生在校期间培养1—2项艺术特长或爱好,广泛开展普及性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积极向上的美育实践活动,教会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建设大中小学校高水平艺术团,学校每学年开展1—2次艺术展演,校、县(市、区)、州(市)、省级定期举办综合类艺术展示活动。
实施“以劳健心”促进行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磨练意志品质,养成劳动习惯,珍惜劳动成果和幸福生活。在中小学全面开展“我的环境我管护”行动,每周五课后组织全校全员大扫除。高等学校结合“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组织开展宿舍文化节,建设示范宿舍。定期开展劳动教育月系列活动,举办“劳模大讲堂”、“大国工匠进校园”、“非遗我传承”等劳动榜样人物进校园活动。建设省、州(市)、县(市、区)劳动基地。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每个年级每2周不少于1课时
提高课堂内外吸引力,全方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开设适合学生年龄阶段特点的心理健康课程。其中,中小学校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班团队会、专题讲座等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每个年级每2周不少于1课时,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班队会。高等学校要开设心理健康必修课,原则上应设置2个学分(32—36学时),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可开设更多样、更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选修课。举办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高等学校要按规定开设适合成人特点的心理健康课程。在各类学科课程教学中有效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加强高等学校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等相关学科专业建设。
丰富课外实践活动,其中,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珍爱生命”主题班会,强化学生挫折教育。开展大学生心理情景剧比赛。编写教育指导丛书。
每学年学生至少开展1次全员心理健康测评
完善防控体系,实现心理健康测评全覆盖方面,每学年面向小学高年级、初中、雷竞技raybet即时竞技平台 、中等职业学校等学生至少开展1次全员心理健康测评。高等学校每年应在新生入校后适时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建立健全各地各校学生心理健康数据库,建立“一生一档”心理健康档案。
健全干预体系,精准实施网格化管理方面,中小学校探索建立“校长+德育主任+班主任+专兼职心理教师+学科教师”网格化管理体系,每月开展1次学生心理健康风险研判。高等学校健全完善“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四级预警网络和心理危机干预体系,院系定期召开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判会。
教育、卫生健康、网信、公安等部门要建立健全大中小学生心理危机个案分析报告制度和专家会诊机制,加强物防、技防建设,及早发现学生严重心理健康问题,网上网下监测预警学生自伤或伤人等危险行为,畅通预防转介干预就医通道,及时转介、诊断、治疗。教育部门要会同卫生健康等部门健全精神或心理健康问题学生休复学机制,出台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路径指引。
打造50个省级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
配齐建强队伍,提升专业能力水平方面,打造50个省级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中小学每校至少配备1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实施“中小学班主任组织管理能力提升项目”,培养一批名班主任。高等学校按“师生比不低于1∶4000,且每校至少配备2名”的要求配备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专职教师,省级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按师生比不低于1∶3000配备专职教师;实施“高等学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计划”,培养一批骨干辅导员。
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每年接受不少于20学时的专业培训;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每年接受不少于40学时的专业培训,或至少参加2次省级主管部门或心理学专业学术团体召开的学术会议。面向中小学校班主任和少先队辅导员、高等学校辅导员、研究生导师、学科教师等开展个体心理发展、健康教育基本知识和技能全覆盖培训。
强化社会服务,构建良好家校社共育机制方面,提升社会心理服务能力、注重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打造省级心理服务平台。其中,开设“云南学生心理健康大课堂”。联合招募医务人员、专家学者、社会工作者等具备资质的人员,组建心理援助志愿者服务团队,面向学生开展心理咨询、危机干预等志愿服务。3年内遴选省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不少于100个。充分发挥省级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的示范作用,开展分区域、分层次、分类型的督导、研讨、帮扶等工作,持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送教上门”服务。
强化宣传引导,营造健康成长环境方面,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到2025年实现州(市)、县(市、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成长辅导中心(站)全覆盖,每个中心(站)至少配备2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检察机关推动建立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办案区,在涉未成年人案件办理中全面推行“督促监护令”。
要加强对沉迷网络人际交往、游戏等网络迷恋行为学生的心理矫治工作,开展“护苗·绿书签”活动,对留守、流动、单亲、残疾、丧亲和家庭困难等处境不利的学生给予重点关爱。要净化网络空间,构建清朗健康网络生态,加大网络有害信息、不良网络行为治理力度,建立监测数据反馈机制,加强各类网络平台事关学生自杀自伤倾向性问题监测,遇到突发状况及时启动应急救助预案,稳妥处置负面舆情。
全媒体记者:庞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