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教育的开展不止在学校,需要家庭、社会形成育人合力,共同为青少年的生涯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指导学生探索了解自身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和个性特征,感受学习乐趣。
中学生走进人民政协报社体验新闻采编工作。
王新凤
高考大幕落下,对每个考生来说似乎大局已定,但这仅仅是属于自己人生的开始。选专业、选学校,选择哪个城市作为自己人生的下一个栖息地,选择与谁共度余生……自此,我们会无数次地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向左走,还是向右走,面对不同的选择,人生的风景亦会截然不同。但只要是自己喜欢的,收入眼帘的便是怡人的风景。
我1997年参加高考,理想是做一名记者,或者做一名专栏作家,但第一志愿没有被录取,之后无情滑档到了第五志愿,随便填写的专业和学校也成为我一生职业选择的起点。我也曾无数次想,如果当年志愿的填报能多几个选择,或者大学给我再次选择专业的机会,我的人生路径会不会完全不同?而新高考,按平行志愿录取的模式,至少不会让考生再有这样的遗憾。同时,这也对考生提出了新要求——必须清楚了解自己的兴趣,才能遵循内心的选择。
选择自己喜欢的,喜欢自己选择的。这看起来这是一句十足理想的“鸡汤文”,但是,却也很现实。因为,一个人只有选择内心真正喜欢的事情,才能坚持而不觉得辛苦、努力前行而不觉得孤单。
受大脑结构和成长环境的影响,每个人在内心深处一定会有对某个学科的“偏向”或者相对擅长的领域,这也会表现在学业成绩上,以前我们叫作“偏科”。现在,在新高考模式下,学生可以把对学科的偏好变成热爱,从高一或者初一开始,学生就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目。我们在一次关于新高考改革的调研中,浙江一名高二女生的一句话一直让我印象深刻。她说:“我选择的科目都是我喜欢的,所以越学越开心。”我们的调研也发现,进入大学后,如果考生选择的科目或者专业都是自己喜欢的,学生的专业认同度会更高,也会有更好的学业表现;反之,如果仅仅是按照家长或者老师的建议选择了更加热门的专业,一年后发现自己实在不喜欢,就只能分流到其他专业中去。如果学校不允许中途转专业,那学习就变成了非常痛苦的事情,学业困难也会成为拦住这些曾经的天之骄子的拦路石。于是,沉迷游戏、考试挂科,继而被退学的报道,也屡见不鲜了。
去年强基计划出台后,常有人问我:什么样的孩子适合强基计划?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首先孩子应该是对学术探索本身特别感兴趣,然后是选择自己喜欢的学科领域。从我自己读博和现在指导学生们作选题的经验来看,无论做什么领域的研究,一定是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因为这将会成为一个人今后研究领域最为重要的起点。因为探索知识的边界是一个非常孤独的过程,如果选择的恰是自己喜欢的领域,即便再累,内心也会有充实感。
选择也就意味着放弃,但依然面临无限可能。以往,我们对高考最激烈的批判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考定终身”。在这种观念下,高考便成为个体、家庭最为重要甚至唯一的上升渠道。因此,选择对考生来说至关重要,无论是选择去哪所学校,还是选择进入哪个专业领域,都将意味着放弃其他选择机会。在这点上,新高考的志愿填报模式有很大的变化,有的省份是“专业(类)+学校”的方式,有的省份是“院校专业组”的方式,比如,浙江考生最多可以填报80个志愿。这种改革增加了考生的选择权,也对考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考生要知道自己内心到底喜欢什么。我们在浙江调研新高考改革的时候,一位老师多次说到这样一个例子:有一名学生特别喜欢临床医学这个专业,填志愿时,她将所有机会都给了这个专业,最后如愿以偿。另一方面,一考定不了终身。在raybet雷竞技靠谱 普及化时代,大多数人都会有学上。每个人也面临很多职业选择的可能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对自我的认知不断深入,即便对当下的选择不满意,以后也会有重新选择的机会。比如,我在临近不惑之年开始了第二次职业选择,也享受到了喜欢的领域给我所带来的职业幸福感。所以,选择的同时是放弃,也是重生。
听从内心的呼唤,活出生命的意义。每年招生季,我们都会被一些特殊的人和事所感动。去年成为考古界“团宠”的钟芳蓉,今年拎着馒头、大号矿泉水瓶的数学天才韦东奕……这其实是一个并不容易达成共识的年代,存在多元价值观和文化的冲突,但我们依然会为同一种精神感动,因为这些人都拥有一种可贵的赤诚之心——爱我所爱,行我所行,听从内心,无问西东。考古界的大佬们为小才女钟芳蓉保驾护航,北大做出堪称完美的文案,呼吁为青年学者提供安宁的治学环境,都是在保护这样一种赤诚。弗兰克尔从二战纳粹集中营中走出来,并在这段苦难经历的基础上提出了意义疗法,他在《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本书中反复强调,除了爱与苦难给予人的意义,更重要的是通过创造或者从事某项事业可以帮助人们获得意义,“人越是忘记自己——投身于某种事业或献身于所爱的人——他就越有人性,越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当然,新高考模式下,选择多了,也有考生会感到迷茫,因为不知道如何选择,或者对未来的发展规划功利性过强,这可能也是因为在学生的生涯规划中,缺少了这样一种对人生意义追求的纯粹性。当然,每个人都首先需要解决生存问题,但生存之外个体对于他人、对于社会、甚至对于人类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则更为重要,也更能让人拥有持久的快乐。所以,家长一定要尊重自己孩子的秉性和兴趣,鼓励呵护孩子自己的选择,在小学阶段选择兴趣班或者高考填报专业时切不可盲目跟风,人云亦云,从而强行左右孩子的人生。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