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浙江 > rebet雷竞技

六周年举行大讨论, 之江实验室这是在干啥?

潮新闻客户端记者何冬健通讯员陈航周立超

还有不到一周,之江实验室就满“六周岁”了。

作为浙江省实验室的“带头大哥”,浙江省重大科创平台的“领头羊”,这家举全省之力建设的新型科研机构,带着与生俱来的改革创新基因,正开足马力加快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今年,之江实验室获批建设全国首批、浙江首个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再上一个台阶。未来,将如何围绕智能计算主攻方向如何再聚焦、再攀登?

这些天,一场大讨论席卷了整个实验室。实验室领导班子领衔,牵头并指导开展专题讨论40场次,各部门、研究中心广泛发动,开展思辨会、集中讨论、分组讨论等形式多样的大讨论活动100余场次,点燃了大家的思辨与争鸣,涌现出越来越多主动为实验室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的“主人翁”。

在思想的碰撞中,新一轮五年发展规划逐渐成型。

1.对照8个字,头脑风暴4个半小时

按照之江实验室党委书记佟桂莉的说法,实验室从“有没有”迈向“好不好”“强不强”的二次创业新阶段,关键在于回答好以下5个问题:

“使命定位目标是什么?方向布局任务是什么?范式路径模式是什么?体制机制优势是什么?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是什么?”

各部门等召开的大讨论上,上述问题被总结为8个字并频繁出现:“立足浙江、为国担当”。

之江实验室智能超算研究中心工程专家秦亦在分组讨论中提出自己的建议与想法

如何体现“立足浙江、为国担当”的使命责任感?

浙江从来不乏先行先试的勇气,急国之所急。

人工智能训练芯片、异构智算集群、人工智能开源平台、智能计算操作系统……基于智能计算数字反应堆这一重大任务的牵引,之江实验室聚焦智能计算进行了体系化布局,在软硬件核心技术研发上取得了阶段性突破。智能计算驱动科学发现成绩亮眼,自主研发FAST@ZJLAB智能计算天文平台,利用智能计算技术赋能快速射电暴、脉冲星等天文学研究,相关成果登上国际学术顶级期刊《科学》。

在近日召开的新一轮发展规划编制讨论会上,对照上述8个字,实验室与会人员进行了持续4个半小时的头脑风暴。

之江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坚说:“之江实验室要做国家需要的科研,对全人类有贡献的科研。”

说白了,就是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聚焦战略目标,做有穿透力的事情,解决难的问题。智能计算,便是之江实验室自创立以来聚焦的主线,一个个光鲜亮丽的成果,无不说明“做出深度和厚度”的意义所在。

2.聚焦破“五唯”,讨论有点“辣”

“实验室不追求有‘帽子’,还是要和有‘帽子’的人才去比一比拼一拼,才能知道我们的人才有什么样的水平,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看看我们的青年人才是否达到了相应的水平。”

“我认为通过高强度的科研攻关,让青年科研人员多挑担子、主动担当,全链参与科研项目申报、会议组织、过程管理,能够让青年人在实战中快速成长。”

……

在之江实验室,青年是科技创新的主体。这段时间,近两千名青年科学家在科研工作之外,还热衷于参与到大讨论之中。争辩、思考青年人才的培养方式,成了当下实验室餐桌与咖啡桌上最热门的话题。

当然,如果说青年科学家是创新驱动发展的主力军,那么之江实验室就是孵化主力军的“聚宝盆”。在这个场域里,人才链、创新链、政策链相互交织,创新要素充分涌流。

青年科学家汇聚一堂,在之江实验室谈感受做“真讨论”

“传统的科研机构考核标准往往‘一刀切’,主要以学术绩效为主,这样的考评机制对从事重大攻关任务、工作内容偏工程性质的青年科学家来说并不适用。”经过一系列调研、座谈,之江实验室博士后分类考核相关制度很快出台。“对承担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不同任务的博士后进行差异化考核,使得人才评价机制更加的科学合理,将大大激发我们的创新积极性。”之江实验室博士后联谊会理事长、博士后徐图兴奋地说。

“计算科学家+领域科学家的组合配置,是我们智能计算平台研究中心团队构成的最大特色。”青年科研人员陈钦畅说,“基因编辑领域的专家会从生物的需求角度提出一些非常中肯的建议,这种交流碰撞会给我带来一些从计算角度想不到的点。”融于日常的交叉创新,加速了计算基因团队的研发进程,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团队开发了脱靶预测和优化工具CRISOT,能够有力辅助研究人员提升CRISPR基因编辑效率,推动相关技术进入临床级别的应用。

自成立以来,之江实验室就努力打破传统科技体制机制的条条框框。破“五唯”,让智慧和汗水更有价值。也正因如此,实验室的青年科学家都说,大家心往一块去,劲往一处使。

截至目前,实验室35周岁以下的年轻科研人员占比高达80%,不少“90后”成为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实验室重大攻关项目、揭榜挂帅项目和课题负责人。

3.发扬精气神,瞄准新一轮五年发展

之江实验室墙上写着两行醒目的大字:“科学精神,家国情怀。以无我之境打造战略科技力量”。

每天耳濡目染,这一句话深入科研人员心中。科学精神和家国情怀感召、鼓舞着之江实验室的科研人员。

大讨论启动以来,之江实验室科研团队深入学习“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等,以“科学精神、家国情怀”为核心的实验室文化内涵与外延进行深入讨论——

“中国科学家精神的灵魂就是家国情怀,就是为国家、为民族的振兴来贡献自己,‘两弹一星’元勋们是这样的,我觉得后辈科研人也应该继承和发扬这样的精神。”

“我们要有重视基础研究的胆略勇气,要有培育基础战略科技力量的文化和土壤,让之江实验室的科技与文明探索之路行稳且致远。”

在大讨论留言区,一名名科研人员留下了自己的思考。

大讨论留言区,科研人员的笔记与贴条

探索之路上,成长与获得感更能带来人心的凝聚。

眼下,建设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开放型平台型枢纽型国家实验室历史使命迫在眉睫。我们盼望,此次大讨论能够把之江实验室近六年来的成功经验总结好、发扬好,把问题教训梳理好、剖析好,承前启后,让新一轮五年发展规划作为实验室六周岁的最好礼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rebet雷竞技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