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浙江 > rebet雷竞技

“90后”开始“攻占”学术圈金字塔!

这群杭州“最年轻”的教授有啥与众不同?

杭州日报讯近日,一条消息在国内高校圈引发广泛关注——中国人民大学第一位“90后”教授诞生。当“90后”与“教授”两个身份碰撞在一起,不少网友发出感叹:“90后”开始“攻占”学术圈金字塔了!

青年时期是科研的黄金阶段,在杭州高校圈内,记者也发现了这样“最年轻”的领跑身影。

爱喝咖啡,他从中找到研究突破点

入选2022年度全球“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榜单,登上福布斯中国“2021年度30Under30”榜单,研究成果被《科学美国人》、福布斯等多家知名媒体报道……这些都是王睿在30岁以前取得的成果。

1993年出生的王睿,是西湖大学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之一。28岁时,他就已经开始带领博士生做研究了——彼时他的团队中,有不少人年纪比他还大一些。

作为西湖大学的特聘研究员,他主要从事第三代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工作。如果人类和能源问题之间是一场赛跑,那么太阳能电池领域就像是百米飞人大战,小数点后的每一个数字,都是科学家争夺的焦点。

今年6月21日,王睿团队在一直致力于研究的新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又一次实现了小数点后的突破。他们找到的新“添加剂”,能为太阳能电池带来更高的光电效率和更强的稳定性。著名国际学术期刊《Nature(自然)》杂志在线发布了这一最新研究成果。

与紧张严谨的科研相比,生活中的王睿身上有种反差的松弛感。他觉得“科研”和“生活”不是两个碰撞的东西,而是相互融合的。比如,他喜欢喝咖啡,就从咖啡上找到了自己研究的突破点——

那是2018年,他在喝咖啡时突发奇想:“咖啡可以让人们保持清醒和情绪稳定,那么能不能让钙钛矿的‘情绪’也变得更稳定呢?”说干就干,他和团队尝试将咖啡因添加到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发现电池的输出功率居然真的大大提高了!这一成果很快发表在全球前瞻性能源研究期刊《焦耳》上。

在咖啡因之后,研究团队又从世界三大饮料的其他两个下手,设计了两个相似的生物碱:茶碱和可可碱。实验结果表明,茶碱的效果更好,电池创造了连续工作500小时的新纪录。2019年,这一成果刊登在了《Science(科学)》杂志。

喜爱登山,也要做科研的“攀登者”

同样被赋予“新锐领跑”的光环,1990年出生的焦鹏飞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最年轻的特聘教授。

做学术、发顶刊,“90后”的焦鹏飞已成为学术“领路人”。他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科学与大数据智能,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国际期刊和会议论文40余篇,其中CCF-A类/SCI一区/Trans论文30篇,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项目。目前他是多家国际期刊的审稿人,并获得了NLPCC2019杰出论文奖。

在攻坚科研的路上,焦鹏飞不断将理论方法实现落地:带领团队研制了动态复杂网络生成与分析及应用平台,该平台提供了疫情预测、信息传播和病毒溯源等任务的信息和建议,得到了外交部特别发出的感谢信;在国家反恐办、公安部反恐局召开的会议中提出《国际生物黑客对生物安全的威胁及对策建议》,提交了关于新型网络生物安全风险及其应对策略。

能成为“领路人”,焦鹏飞笑说,可能得益于自己首先是个“攀登者”。泰山、黄山、峨眉山、庐山……10年来,焦鹏飞在国内的50多座山上留下了足迹。

爱爬山的习惯,是焦鹏飞读博时培养起来的。“从山底爬到山顶,每征服一座山都是无比快乐的,同样也是搞科研时最解压的方式。”爬山过程中,他很少会直奔终点,而是喜欢在沿途走走看看。“‘横看成岭侧成峰’,从不同视角看山会有不同的风光。”搞科研也是这样。每到科研攻关遇到难题时,他总会提醒自己“换个角度看问题”,“有时问题会从难变简,有时也会带来一些新思路。”

喜欢歌剧动漫武侠小说,“多样而生动”的“90后”女博导

可能很多人都还有印象,在去年浙江大学第五次文科大会上,一位“90后”女博导在众多文学大咖面前完成了一场精彩的发言。这位女博导叫韩双淼,2018年入职浙江大学,担任“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21年12月通过浙大长聘副教授评审,获得终身教职职位。不仅如此,她的首部个人专著《博弈中的平衡:政策试验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获得了全国教育研究优秀成果奖和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两项奖项,她是该届全国教育研究优秀成果奖最年轻的获奖者。

在韩双淼眼里,“90后”只是对于年龄的一种客观描述。

“坦白来说,任何对个人或群体‘贴标签’的描述通常都难以摆脱片面、刻板的印象形成。”韩双淼非常希望能够作为“90后”的一名青年教师、一名女性学者,“让大家能够看到我们身上多样的、也许并不多么稀奇但生动的特质。”

和大多数“90后”女孩一样,韩双淼喜欢一切能够带给自己快乐的事情。她喜欢追美剧和英剧,也喜欢看热血动漫,像《歌剧魅影》《悲惨世界》一样的经典音乐剧她也会反复去现场观看。小说的话,从严肃文学到武侠小说到科幻文学,她都很感兴趣,“能够在文字中体悟不一样的人生,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做学术的“90后”,都有哪些特质?

在连日的采访中,记者对杭州二十余所高校进行了初步摸排,寻找符合“90后”教授或副教授,总体感觉青年人要想成为学术圈金字塔的“塔中人”,绝非易事。

“敢于突破创新”是科学探索中唯一的途径。要想攀登学术圈金字塔,需要敢于走出和老一辈学术人不一样的道路。王睿说,他的研究有些“不走寻常路”,有时候他对自己的某些想法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他给自己设定的目标之一,是在西湖大学创造属于中国自己的“追光”纪录。

“要敢于提出问题,敢于挑战权威,要养成思辨能力。”焦鹏飞坦言:“读博时,我经常和我的导师‘吵架’。”如今,当自己成为老师后,焦鹏飞也鼓励学生来和自己争论。有一次大家正吃着夜宵,他和学生因为一个技术问题争执不下,最后吃到一半就都回实验室进行实操验证了。“最后发现是我的学生对了!这并没有让我觉得没面子,我反而很开心。”焦鹏飞希望,能够为国家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网络强国建设不断贡献力量。

韩双淼则认为,“90后”博导或者任何一个类似的称呼,既代表了社会上对年轻科研者的认可,更是一种殷切期许——希望成长在相对富足、互联网文明和全球化浪潮时代的新一代青年,能够在学术上、精神上、气质上展现出属于这一代人的特点,实现属于这一代人的使命。“所以,我们很独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rebet雷竞技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